8月5日,豐都縣江池鎮橫樑村村民廖曉華一家異常忙碌。清早,廖曉華就讓妻子和母親去買菜張羅午飯,他家經營的農家樂“鄉村一號”預定了9桌客人,而廳堂只能放7張餐桌,要往門外“擴張”才能滿足需求。連續一個多月以來,“鄉村一號”幾乎天天爆滿。

家裏忙得團團轉,而廖曉華卻不見了身影。原來,當天村裏舉辦的旅遊避暑季和農耕文化體驗活動在景區“月亮灣”開幕,廖曉華和村民們一早就到現場義務幫忙,一直忙到傍晚才回家。

“全靠村裏發展旅遊,我們才有好日子過。”廖曉華説,幾年前,家裏還是連吃飯都成問題的建卡貧困戶,自從村裏發展起鄉村旅遊,幾年時間,自家開辦的農家樂年收入就超過10萬元,他還成了村裏脫貧致富的典型代表。

橫樑村曾是當地有名的貧困村,當年村裏470戶中有建卡貧困戶150多戶。2010年之前,廖曉華家的生活僅靠幾畝耕地,一年到頭全家收入不到5000元,勉強維持生計。為了改善生活,廖曉華只得外出打工,留下年邁的父母獨自住在危舊的土胚房裏。

2010年,在扶貧搬遷政策幫助下,一家人從山上搬遷到廖家槽居民點。而廖曉華也結束打工生涯,回到家鄉。搬遷時,雖然得到了政府補助資金1.2萬元,但因無法繼續耕種,一家人又開始為生計發愁。

2011年,橫樑村根據當地政府的統一部署,出臺了鄉村旅遊産業扶持政策,廖曉華成為第一批申請並獲得鄉村旅遊産業補助資金的農戶。

“説實話,當時心裏真沒底。”廖曉華説,大夥都沒有開農家樂的經驗,也不知道遊客到底會不會來。用政府發放的1萬多元補貼,廖曉華把家裏簡單裝修一番,就這樣,由3間房、6張床、5張餐桌組成的“鄉村一號”開始營業了。

橫樑村夏季氣候涼爽,白天室內不超過30℃,夜間甚至低於20℃。在當地政府的統一規劃和推廣下,廖曉華的“生意”做得順風順水,2012年他家通過開農家樂收入3萬元,2013年就摘掉了貧困戶帽子。

嘗到甜頭後,廖曉華有了底氣。2015年,他先後三次在橫樑村扶貧互助協會貸款3萬元擴建房屋,將接待床位增加到12個,房間設為標間4個、單間4個,將單人包吃住的價格定為每月1500元,還承包了橫樑逸品休閒山莊專做農家餐飲。2016年,廖曉華一家的鄉村旅遊收入達11.5萬元,其中住宿營業額3萬元,餐飲營業額8.5萬元。

廖曉華的經歷是橫樑村村民逐步脫貧致富的縮影,該村旅遊專業合作社自2011年成立以來,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扶貧産業,2015年全村實現接待遊客8.7萬餘人次,旅遊收入達850萬元,從業農戶戶均每年增收6.5萬元以上。

為幫助村民增收,橫樑村安排本村勞動力到鄉村旅遊大戶就業,長期務工農戶約21戶,短期務工農戶約42戶,平均每戶每年增收1萬元以上。村裏還通過合作社發展農副産品,帶動周邊約110戶農戶年均增收2200元,併為困難經營農戶提供資金幫助,協助缺少資金的農戶到扶貧互助協會辦理貸款。

“去年,我去西南大學聽了課,還到貴州桐梓學了經驗!”廖曉華説,村裏不僅出錢讓旅遊經營戶外出學習先進的鄉村酒店管理經驗,還組織文化活動提升人氣。當天啟動的農耕文化體驗活動,包括螢火蟲放飛、打“鬧草”、農場體驗秀、千人打糍粑、石磨推包谷粑等活動,將一直持續到8月底。

“今年,宅基地還建的房屋也拿到手了,明年就能裝修出來。”廖曉華説,他還想繼續擴大經營,對於未來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