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貴陽市20個特別困難村之一,修文縣六廣鎮龍窩村有多困難?

粗心一點的,在地圖上搜索“龍窩村”,會被導航到清鎮龍窩村;不熟悉情況的,在錯車都困難的鄉間道路上轉悠一個小時,都未必能找到村委會的方位。

交通不便,基礎薄弱,土地貧瘠,工程性缺水……多重因素疊加,白雲繚繞、青山巍峨的龍窩村被納入貴陽市20個特別困難村之一。

“問診把脈”,精準施策,合力攻堅,共同築夢……龍窩村扶貧解困工作指揮部成立,領導幹部帶頭苦幹,貧困村民自力更生,大家以制約全村發展的主要瓶頸——交通為突破口,完善路網,並以此為基礎,謀劃産業發展,找準致富路。

鋪就康莊道,“龍”騰正當時。

把脈:“三八六一九九部隊村”的尷尬

“青壯年外出打工,留下的是‘三八、六一、九九’部隊。村裏大多數是婦女、兒童、老人,直接導致家庭缺勞力、缺技術、缺經營能力,脫貧致富缺少門路。”六廣鎮黨委書記、龍窩村扶貧解困工作指揮部指揮長馬遠祥説。

一組數據印證了馬遠祥的説法:龍窩村位於六廣鎮西南方向,全村有戶籍人口530戶1728人,其中精準扶貧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163戶423人,佔全村人口的24.5%,貧困率遠超全市平均水準。

貴畢高速明明穿村而過,要進村卻只能繞道小箐或六廣鎮,狹窄的鄉村公路彎多坡陡,大車進不來,農産品難運出;耕地面積少,且大部分為25度以上坡耕地,土層薄,土壤品質差,傳統的“玉米蔬菜”模式生産結構單一,旱澇不保收;農田水利設施逐年老化,工程性缺水嚴重,有效灌溉面積逐漸走低;産業基礎更是薄弱……風景如畫的龍窩村面臨“發展無門”的尷尬。

村支書熊玉菊真切地感受著這種尷尬:“土壤不好,前幾年一到旱季,到處可以看到老人小孩背著水桶給莊稼澆水,但那點水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

破局:找準“窮根” 建立“一戶一策”臺賬

今年春節剛過,一支將近60人的幹部隊伍“撒”到了龍窩村的低收入困難戶家中,就為兩個字:摸底。

“龍窩村的脫貧攻堅,必須精準抓住牛鼻子。俗話説,害什麼病,開什麼方,找準‘窮根’,找準群眾最需要解決的關鍵困難,扶貧才有針對性。”熊玉菊説。正因如此,龍窩村除了發動村支兩委成員、村民組長、支部黨員外,還特別向鎮裏借來30名工作人員開展摸底工作,精準掌握全村低收入困難群眾的實際狀況。

整整一個多星期,幹部們進家入戶,白天找不到人的就晚上找,吃了“閉門羹”仍不放棄,將龍窩村163戶建檔低收入戶走了個遍,一戶一戶踏訪,一家一家談心,逐漸建立起全村低收入困難戶詳細的“一戶一策”臺賬。

以龍窩村一組低收入群眾雷興連家為例,摸底臺賬清晰地記錄著雷興連的年齡、勞動力、特長、是否外出、養老保險、合作醫療、健康狀況、每月收入、每月支出、致貧原因、意向性發展何種種植業及養殖業等詳細資訊。

“摸底過程中,幹部俯下身了解群眾最真實的困難,傾聽最真切的‘脫貧心聲’,幫助村民解決了實際困難,密切了幹群關係,促使‘為民辦實事’和‘精準施策脫貧’實現雙贏。”龍窩村村主任邱生貴説。

攻堅:靶向治療基礎設施先行“脫貧”

找準“窮根”,靶向治療,基礎設施先行。“基礎不牢,談什麼都空。龍窩村的發展要實現彎道取直,得先把制約産業發展和群眾生活出行的路‘彎道取直’。”馬遠祥説。

説幹就幹。記不清楚開了多少次討論會、多少次修改道路規劃設計,發自修文縣六廣鎮龍窩村一套利用現有路網體系進行道路擴建和局部新建的道路交通規劃逐漸明晰。

“村裏的交通主道將根據現有地勢情況擴寬到5.5米,串寨路、串組路、機耕道擴寬到4.5米,滿足群眾正常出行和農業産業配套需求。”馬遠祥説。

更讓村民期待的是,經過扶貧指揮部和幫扶單位多方協調,穿村而過卻未在村裏設置匝道口的貴畢高速,有望在龍窩村“開口”,進一步打破制約全村發展的交通瓶頸。

“經過我們村的兩條交通主要道已經完成前期準備,馬上就要動工。貴畢路匝道開口也已列入交通規劃。”馬遠祥喜形於色。

和修路同步進行的,還有水利設施建設。“今年,經過全面摸底排查和多方協調,龍窩村將76口小水池修建納入年度扶貧計劃,全部完工後將覆蓋全村,解決基本農田灌溉和農業産業用水需求。”馬遠祥説。

眼看著小水池一個個修建完成,龍窩村低收入困難戶孫尚碧心裏的一塊石頭落了地。“前兩年天干,田土裂開差不多十公分寬的口,莊稼哪熬得住,只能眼睜睜看著它們幹死。”孫尚碧説,“這回好了,有了小水池,不用再擔心缺水絕收,我準備多種點蔬菜,早點過上好日子。”

逐夢:一張藍圖勾勒龍窩美好前景

在龍窩村委會辦公室,除了常規的規章制度,一幅用黃、橙、藍、紅四色線條串起來的地圖格外醒目。

“這是咱們村的交通路網規劃圖,也是産業發展導向圖,大家隨時看著,心中有數。”熊玉菊指著圖例,熟練地介紹道,“你看,這條黃色的是貴畢公路,橙色的是184縣道,藍色的是準備擴建的橫貫全村的交通主道,紅色的是準備擴建或新建的串寨路、串組路、機耕道。順著主路下來,這裡是規劃的旅遊文化展廳、農産品交易市場、綜合服務中心、民族服裝廠、民族文化廣場,這邊是生態移民點、標準農田建設區,這邊是獼猴桃、蔬菜種植項目……”

一幅地圖,從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到産業發展項目,到公共服務設施,勾勒出一幅嶄新發展圖景。“龍窩是全鎮唯一一個少數民族村,依託民族文化資源優勢,全村未來的方向是走農旅結合發展道路。以前受制于路的龍窩,今後的發展恰好是以路為骨架來佈局。”凝視著墻上的地圖,熊玉菊感嘆,這一條條路,是引領全村共同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鉚足勁補齊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短板的同時,龍窩村著眼長遠發展産業。最近的好消息是,村集體企業修文龍興果蔬種植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將採取土地變資本、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三變”模式,由村集體企業主導發展産業,讓農民在獲得土地股、資金股的同時參與分紅,實現穩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