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21時19分,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為20公里。10小時後,8月9日7時27分,新疆博爾塔拉州精河縣發生了震源深度11公里的6.6級地震。數小時內連續兩起強震,九寨溝與新疆地震是否有關聯?強震後,是否會發生強余震及堰塞湖等次生災害?目前,地震是否能夠精準預測?昨日,新京報記者就上述問題採訪了相關專家。

追問1

一天兩起強震是否直接關聯?

專家:兩起地震處於不同地震帶上

兩次地震相隔不足12小時,是否存在關聯?對此,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主任、研究員蔣海昆表示,兩次地震沒有直接關聯,處於不同的地震帶上,都是各自能量積累的結果。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分析,從大的動力背景上來説,這兩次地震是有關聯的,它們都發生在我國西部地區,其受到印度板塊擠壓,導致青藏高原向東或者向北推移。但兩次地震所處地震帶有所不同。

他進一步解釋,九寨溝地震處於龍門山地震帶,而新疆精河地震處於天山地震帶中段。兩者均為西部地震活躍地區。以後者為例,1906年新疆精河的東面200公里就曾經發生過7.7級地震。

追問2

兩起地震時間為何如此接近?

專家:後面幾個月地震活動水準會高一些

為何兩次地震發生時間較為接近?孫士鋐認為,地震活動存在一定的特點,例如,在某一時間段,不同地區的地震會發生連發情況;而在另一時期,地震活動又偏低。例如,今年前7個月,我國地震活動整體水準偏低。從全球來看,也如此。到目前為止,全球範圍內共發生5次7級以上地震,然而按照平均水準,這一數字應為10次。

在孫士鋐看來,如果一段時間地震活動水準偏低,過一段時間,地震可能會接連發生,這種交替出現的情況是地震出現的特點。他推測,後面幾個月地震活動水準會高一些。

對於兩次地震的時間關聯,蔣海昆分析,根據一些研究,當地震帶處於臨界狀態的時候,固體潮(由於月球、太陽等的引力而産生的地球固體部分的升降運動)的調整會引起地震,而這兩個地震均發生在一個大潮點。也就是説,兩個地區均具備發生強震的背景,在固體潮調製這個共同的外因擾動下,可能會發生地震。同時他表示,該研究仍有爭議,目前為推測情況。

追問3

為何近年四川持續發生強震?

專家:巴顏喀拉塊體地震較為活躍

此次九寨溝地震距汶川地震不到10年,為何四川近年連續發生強震?蔣海昆介紹,從1976年開始,數十年來,巴顏喀拉塊體已成為整個中國西部7級地震的主體活躍地區。他舉例,2013年四川蘆山曾發生7.0級強震。2010年,青海省玉樹發生7.1級地震。

這些地震均為巴顏喀拉塊體運動結果。蔣海昆説,此次地震發生在巴顏喀拉塊體的北邊際。通過近幾年強震可以看出,巴顏喀拉塊體活動仍在持續。

蔣海昆表示,從斷層活動類型來看,這次地震是水準推擠,即“走滑型地震”,這也是中國大陸最常見的地震類型。他告訴記者:“無論是逆衝型地震,還是走滑型地震,只要靠近斷層的地方,都會有比較大的破壞。”

蔣海昆表示,此次地震與“‘5·12’汶川地震”總體都屬於巴顏喀拉塊體周邊的地震活動。巴顏喀拉塊體為崑崙山東延部分,該塊體地震較為活躍,巴顏喀拉塊體正面推擠産生了“‘5·12’汶川地震”,這次地震與該塊體南東向推擠有關係。

據介紹,此次九寨溝地震發生在岷江斷裂帶附近(距離小于30km),有歷史記錄以來震中附近200公里範圍內共發生5級以上級以上地震26次。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