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次生災害是指強震後,因地面震動而引發的其他災害。大致分為兩大類:一是自然地貌破壞引發的,如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水災、海嘯等;另一種是建築設施破壞引發的,如煤氣管道破裂引發的火災,道路破壞導致交通中斷,還有疫病流行等。
據統計,山體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是我國目前造成人員傷亡最多、最嚴重的地震次生災害。5級左右的地震就可以誘發滑坡和泥石流,震級越大,誘發面積也越大。
那麼震後,我們如何第一時間規避這些次生災害可能帶來的傷害呢?專家指出,山體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發生時,一般都會有一些比較明顯的徵兆。如山體出現一些深度裂縫或裂縫持續增大;山體的樹木或岩石短時間內出現移位、傾斜;山上的岩石和土體持續性滾落或發生多次小面積崩塌。泥石流大多出現在地震後遭遇持續強降雨的情況下。如果從地下或山谷傳來的類似火車轟鳴聲或悶雷式的聲響及有輕微振動感,必須立即撤離,這很可能是即將發生泥石流的徵兆。
如果遇到以上情況,應立即遠離山體。如山體崩塌或滑坡正在發生,要立即向垂直于滑坡體或滾石方向的兩側跑,切不可順著滾石方嚮往山下跑。如來不及逃避,可躲在結實的障礙物下或蹲在地溝、陡坎下躲避,並保護好頭部。
當遭遇泥石流險情時,必須立即離開溝道、河谷地帶,不能沿溝向下或向上跑,應立即向兩側山坡上逃生。不要上樹躲避,因為泥石流的衝擊和搬運能力極強,大樹會被掀倒或連根拔起。
地震專家提醒,破壞性地震發生後,務必在震後及時轉移至政府劃定的安全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