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媒體對“塞罕壩”的密集報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塞罕壩人和塞罕壩精神,越來越多的人對生態文明建設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8月7日,《經濟日報》刊出《無限風光塞罕壩》的“特別報道”,將塞罕壩森林生態環境概括為“空氣清新,氣候涼爽”。報道説,經過幾代人的植樹造林、修復生態,昔日黃沙漫漫、人煙稀少的塞罕壩沙地,已成為百萬畝林海和森林旅遊新熱點。良好的生態環境正在變成實實在在的“金山銀山”和提高百姓幸福指數的“洞天福地”。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8月7日,中央電視臺播出“塞罕壩生態文明建設範例啟示錄”系列報道《精神綻放:萬頃林海,代代相傳》:曾經,有人要毀掉一片林子改建停車場,塞罕壩人擺出與林木共存亡的架勢,將對方嚇退;面對洶湧而來的旅遊人潮,塞罕壩人冷靜而克制,只開放林場總經營面積的萬分之四。“就像一塊肥肉到了嘴邊,我們卻沒有大快朵頤。説到底,還是為了保護這片森林。”鏡頭前,林場一位工作人員説。或許,這就是塞罕壩人對長遠利益與眼前利益的辯證認知。

《塞罕壩人和他們的“孩子”》,這個頗為吸引眼球的標題出自8月7日的中國新聞網。報道説,姓名中帶有“林”字,在二代、三代塞罕壩人中十分常見,但在每一位塞罕壩人的心裏,林子就是他們的孩子。如今,林海在發揮巨大生態效益的同時,他們還啟動了全國首例國有林場森林管理碳匯項目。“可以預見,未來的塞罕壩將是一座‘綠色銀行’”。綠色,即銀行;期盼,正變為現實。

同樣注意到“塞罕壩”“財富”內涵的《中國青年報》,則將目光投向精神層面。8月7日,該報刊登長篇通訊《“林三代”吃苦記》,在講述塞罕壩人“審視艱苦”、“自‘選’苦吃”的故事之後,繪聲繪色地描寫了他們的“樂在其中”:可能因為有機會認識更多野生花卉而獲導師青睞的博士研究生;工作之餘,用畫筆紀錄松樹、野鳥的防火瞭望員……“不僅能吃苦,而且能從現實的艱苦中咀嚼出甜”,一句話,道出了記者對“塞罕壩精神”的另一種解讀。無獨有偶,《北京晚報》8月7日刊出的《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55年發展歷程:一個大“林子”,蓄滿精神能量》也這樣表述:塞罕壩這個“林子”正在釋放精神的“氧氣”。在它的帶動下,林場所在的承德市造林綠化已步入“加速度”跑道。

走進“塞罕壩”,幾乎每一個人都會感到震撼,《現代快報》全媒體的記者亦不例外。8月7日,這家媒體發表題為《震撼!這群中國人,在荒原沙地造出世界最大人工氧吧》的報道:在塞罕壩,不時能見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標語。“這裡的人,對這句話體會更深。”目前,旅遊、碳匯、苗木、手工藝品等,使“塞罕壩”每年實現社會總收入6億多元。但,塞罕壩的金山銀山遠不止此,這裡的森林生態系統每年提供超過120億元的生態服務價值。

綠水青山背後是一種精神,金山銀山背後也是一種精神。8月7日,中國網發表署名評論《發揚“塞罕壩精神”,打贏脫貧攻堅戰》:“塞罕壩精神”指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將荒原變成了綠洲,相信也能夠指引我們讓貧困的土地上長出“黃金”,打贏脫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