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是一地物産、氣候、生活方式、甚至經濟形態的直接反映。走進錫盟大草原,不僅眼前的景色迥異,就連餐桌上的飲食也變得獨具特色,豐富多彩的蒙餐文化,讓人們感受一個“舌尖上的草原”。
從太仆寺旗進入錫盟草原,作為蒙漢文化交融區,半農半牧的太仆寺旗,其飲食文化也以蒙餐文化以及壩上農家特色飲食文化為主。而走進蒙元文化的發祥地正藍旗,餐桌上則是地道的蒙餐紅食(肉食)和白食(奶食)文化風格。一路往北,多倫水系豐富,於是餐桌上除了羊肉,更多了魚類的身影。
儘管不同區域的蒙餐各有特點,但在錫盟採訪期間,無論走到哪,一盤手把肉一定是蒙餐的標配。為何手把肉能成為蒙餐的代表,當你親自嘗一塊就會很快得到答案。一盤手把肉端上桌,看上去十分簡單的烹飪方法,切一小塊入口,卻格外鮮美。“手把肉的好壞,全在於環境和羊種,羊的品種、公母、年齡等因素。好的羊肉,帶著天然的香氣,最簡單的方法才能讓羊肉本身的特點盡顯無疑。蒙古人喜歡煮到七八分熟,還喜歡帶著健康脂肪的肉,那樣的肉用蒙古小刀片下來,是一層白一層紅,勁道十足,口感豐富,唇齒留香的。”隨著這樣的介紹,這塊入口的羊肉已經變成了味蕾間的難忘記憶。
“在歷史的長河中,勤勞智慧的蒙古族先民曾從事狩獵,主要以獵獲物為食品。從事牧業後,既吃獵物,也吃家畜的肉和奶。蒙古族傳統飲食區分為紅食、白食兩種:以奶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查幹伊得’,意為聖潔、純凈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烏蘭伊德’,意為‘紅食’。”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副院長、錫林郭勒蒙餐飲食與文化協會會長那木吉拉其仁介紹説,錫盟由四個部落組成,不同部落之間,由於環境不同,同屬於蒙餐,其餐飲文化也有差異。
作為地道的錫盟人,那木吉拉其仁從小是伴隨蒙餐長大的。“那時候,肉食和奶食製作方法都比較簡單,但也充分體現了蒙餐的特點。一是原料天然,二是烹飪方法講究食物的鮮嫩和本味,除了食鹽、少量的蔥以外不用調味品和添加劑。雖然也講究所食之物的色、香、味,但主要是講究牛羊肉的鮮嫩和本味,以及肥瘦、年齡、煮、烤的時間、火候等。”那木吉拉其仁説,現在的蒙餐朝著精細化發展,通過創新,種類也越來越多。
作為蒙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蒙餐文化的標準化與發展迫在眉睫。錫林郭勒蒙餐飲食與文化協會于2014年在錫林郭勒職業學院成立。那木吉拉其仁告訴筆者,協會多次組織蒙餐文化研討會,並開展蒙餐從業人員培訓,同時成立的還有太旗分會、東蘇旗分會,以及蒙餐創新基地,希望能促進蒙餐文化發展,讓蒙餐文化走向世界。(圖/米廣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