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林區、高原,是令人生畏的“苦寒之地”,卻也是擁有最豐富資源的科學實驗室。在眾人沉浸于大都市的繁華喧囂時,在世界屋脊上的西藏,有一群人的青春和汗水卻與高原相伴。就像山頂終年不化、重疊起伏的積雪,他們用責任、執著和熱愛擁抱著這片土地。
近日,在牛羊遍野、經幡飄搖的夏日裏,《中國科學報》記者隨中國科協優秀科技人物採訪團來到西藏自治區,見到了這些紮根高原的科技工作者,他們在地質、醫療、農牧等領域的科研舞臺上展現著別樣的風姿魅力。
他們説,離開了西藏,就發揮不了作用了
“我能解決地熱方面的實際問題,但要是離開西藏這個地熱資源最豐富的地方,我就不會發揮太大的作用了。”我國第一位來自藏族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有著健康的古銅色皮膚的多吉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我就想踏踏實實做一名地質工作者。”
自1978年到西藏地熱地質大隊工作以來,多吉在一線工作25年,幾乎走遍了西藏全境。目前,多吉已從勘探一線退到地質相關管理工作中,他積極呼籲國家重視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地熱能具有儲量大、分佈廣、穩定安全等特點,是唯一不受天氣、季節變化影響的可再生能源。”多吉建議加大對地熱能的技術投入和政策支援。
遠離喧囂,紮根雪域,多吉表達了自己的希望:“大自然是慷慨的,會給認真對待它的人豐厚的回報。青藏高原研究素材豐富,我希望年輕人來西藏工作,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和多吉一樣,西藏高原生態研究所所長徐阿生也把西藏當成科研工作的天堂。“之前一提起西藏,就覺得是荒涼、滄桑的代名詞。來到這裡以後讓我心甘情願留下來工作的原因正是這裡豐富的資源。”徐阿生説。
1989年,徐阿生從南京林學院畢業來到西藏林芝從事森林生態學教研工作。“我學的是林學,一直跟別人説我是種樹的。”1995年,單位派徐阿生做大型真菌研究,他説:“我從種樹的變成種蘑菇的了,開始完全不懂,全靠摸索。”隨著研究的深入,徐阿生開始重點研究大型森林真菌的生態特性和生態過程。
在問到為什麼會潛心研究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時,徐阿生説:“森林生態系統包括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生物又分為植物、動物、微生物,缺少任何一個類群的研究都是有缺憾的。交給我,我就要做出成果來。”
他們想,種出高原的藥,治好百姓的病
作為西藏第一個醫學博士,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格桑羅布為高原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做出了貢獻。他已帶領團隊完成800多例心臟手術,結束了西藏高原心血管介入空白的歷史,並通過開展急性高原肺水腫、高原昏迷的綜合治療等新技術,救治了大量患者。
格桑羅布表示,高原救治存在平原地區無法想像的困難。他説:“首先是醫療器械供給方面跟不上。其次,同樣的冠心病在高原缺氧環境下處理難度和風險更大。此外,既要熟悉平原的診治技術,還要摸索高原環境下的臨床治療方案。”
持之以恒和勇於探索已經深深烙印在格桑羅布的性格裏。他表示將繼續開展有關危及老百姓生命健康重大疾病的治療、保障高原地區人們更有品質和更健康地生活以及保證高原人民的期望壽命接近平原等研究。
藏醫藥是中國醫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西藏自治區藏醫院院長、主任醫師佔堆多年來致力於藏醫藥臨床醫療和科研工作,他以藏醫藥文獻整理研究、藏藥新藥開發與疑難病症的臨床治療為主要方向。2014年10月,他被授予“國醫大師”的榮譽稱號。
“不斷有瀕危的藏藥材出現,所以不得不採取人工種植。”佔堆表示,“藏醫和藏藥進入內地市場,雖然步子慢、難度大,但有潛力。”
他們是,“土地里長出來的”科技工作者
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胡惠萍等於2011年在調查西藏林芝地區的野生食藥用菌資源時,採集到生長在青岡樹上的野生靈芝,經分析,確認是學術上尚未報道的一個新品種——白肉靈芝。最初發現白肉靈芝的是一個藏族小夥子——林芝市科技示範園技術員旦真次仁。
“我是在波密縣扎西崗村發現的,因為我對白肉靈芝和它的生長環境很熟悉,看到這個肉質厚、顏色深的靈芝和別的不一樣,就報給老師。”旦真次仁用了近3年的時間觀察白肉靈芝的生産過程,並總結出倣野生白肉靈芝的栽培技術,在全區推廣。“據測算,此品種投産後,可為群眾每畝地帶來至少5萬元的純利潤。”旦真次仁説。
旦真次仁稱自己是“土地里長出來的”科技工作者,從部隊退伍時沒有任何科研經驗,全靠自己摸索和嘗試。此後,他一直專注于食藥用菌的馴化栽培試驗和瀕危藏藥材的種植等。在老百姓挖蟲草、採野生菌類的季節,旦真次仁都會到田間進行科普宣傳。
“讓他們儘量少挖野生瀕危的物種,建議他們人工培育並且在挖的過程中注重保護,比如菌絲體不能受到紫外線強曬,挖完要覆土,等等。”旦真次仁説,“我想通過自己微薄的力量把野生資源保護起來。”
日喀則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農藝師邊巴次旦也在科普宣傳上身體力行。他一方面將複雜的理論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學習手冊發給農民;另一方面利用農閒時間,組織帶領科技人員深入基層,開展科技培訓。
在病蟲害“統防統治”技術推廣時,群眾認為費時費工,不願參與相關工作。邊巴次旦就帶領推廣人員加大宣傳力度,糾正群眾的認識誤區並因地制宜開展集中示範,讓群眾看到了實在的效果。
“科技水準對於糧食增産、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巨大作用日益凸顯,農業科技工作者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我們腳踏實地搞技術推廣、抓生産運用,好的科技成果才能帶來效益。”邊巴次旦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