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我們繼續來關注塞罕壩機械林場的生態文明建設。塞罕壩三代務林人歷經半個多世紀,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綠色奇跡。支撐著塞罕壩人的,是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是對“山水林田湖草”這一“生命共同體”的深刻認識。
在塞罕壩林場展覽館的墻上,一行行娟秀的毛筆字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是第一代林場人張啟恩在退休多年後寫給當年林業部老領導的信。信中寫到……要讓鳥兒回來,停止沼澤地造林。
“恢復生態是我們幾代人的事業”。正是這樣的大格局大視野,塞罕壩人總能在取和予之間做出正確的選擇。
1962年,北京大學畢業生、時任林業部造林司工程師的張啟恩不僅自己接受組織調遣,成為林場第一代技術員,還把在中國林科院工作的妻子和三個孩子從北京帶到壩上。當年和張啟恩一起上壩的大中專畢業生有127位,塞罕壩成為當時知識分子最集中的林場,但由於條件匱乏,第一代創業者的孩子,都沒能接受高等教育。
“愛孩子也愛林子”。正是因為知道生態文明事關子孫萬代,塞罕壩人才懷著一顆迫切之心,優先對滿目瘡痍的荒原進行搶救。
父親的嚴厲,讓閔學武明白了,種好一棵樹需要幾十年,而毀掉一片林,卻只在一念間。眼下,林場120家旅遊接待單位,佔地不足560畝,還不到林場總經營面積的萬分之四。
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正是因為知道人與自然是息息相關的命運共同體,塞罕壩人才能時刻警覺,忍受著常人難以忍受的寂寞。
塞罕壩的萬頃林海中,有9座夫妻望火樓, 55年沒發生一起森林火災,瞭望員功不可沒。每年9個月的防火期,每隔15分鐘就要瞭望一次,一天就要瞭望96次,一年要瞭望25000多次,這種重復而繁瑣的工作,很多對夫妻都堅持了1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