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壩一棵樹到一片“海”

首都北京向北400多公里,河北省最北端,一彎深深的綠色鑲嵌於此,她叫塞罕壩。

在中國沙化荒漠化分佈圖上,地處風沙前緣的這一彎綠色顯得彌足珍貴。她,每年為京津地區輸送凈水1.37億立方米、釋放氧氣55萬噸,是守衛京津的重要生態屏障。

三代人,55年,將昔日飛鳥不棲、黃沙遮天的荒原,變成百萬畝人工林海。為什麼是塞罕壩?循著綠色的召喚,從每棵樹、每個塞罕壩人身上,我們找到了答案。這就是矢志不渝的拼搏和奉獻,對綠色理念的徹悟和堅守,對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使命和擔當。

綠色奇跡 塞罕壩從一棵樹到一片“海”

樹,在塞罕壩是最平常的東西,也曾是塞罕壩最稀罕的東西。塞罕壩展覽館裏,幾張泛黃的照片記錄著當年的慘境:光禿禿的山丘,狂風肆虐的沙地,難覓活物……

往北是茫茫大漠,往南是京畿重地,這道連南接北的重要生態屏障,轟然倒下了。北京被幾大風沙區包圍,來自不同方向的“灌沙”讓首都上空常常灰黃一片。如果不堵住這個離得最近的沙源,不扼住這個風口,首都的生態環境將難以為繼。

上世紀60年代初,國家咬緊牙關,下定決心建一座大型國有林場。1961年,時任林業部國營林場管理總局副局長劉琨臨危受命,帶著6位專家登上塞罕壩。塞罕壩機械林場由此成立。

1962年,369人肩負使命,豪邁上壩。他們來自全國18個省區市,平均年齡不到24歲。初來乍到,熱血青年們幹勁十足,兩年種下6400畝落葉松。

憑著超常的恒心和意志,塞罕壩人僅僅用了20年,就造林96萬畝,總量3.2億多株。

“塞罕壩處於森林、草原和沙漠過渡地帶,三種生態景觀歷史上互有進退,是全國造林條件最艱苦的地區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森林培育專家沈國舫感嘆。但塞罕壩交出的成績單卻令人驚訝:單位面積林木蓄積量達到全國人工林平均水準的2.76倍,全國森林平均水準的1.58倍,世界森林平均水準的1.23倍。

綠色貢獻青春與汗水鑄就的綠水青山

北京環境交易所,塞罕壩林場18.3萬噸造林碳匯正在掛牌出售。全部475噸碳匯實現交易,可獲益1億元以上。守住綠水青山,塞罕壩創造了價值難以估量的金山銀山——曾經的皇家狩獵場,成為今天的動植物物種基因庫。塞罕壩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261種,昆蟲660種,植物625種,大型真菌179種。

在華北地區降水量普遍減少的情況下,當地年降水量反而增加60多毫米,為遼河、灤河涵養水源、凈化水質1.37億立方米。周邊區域小氣候有效改善,無霜期由52天增加至64天,年均大風天數由83天減少到53天。以現有的林木蓄積量,塞罕壩每年釋放的氧氣可供近200萬人呼吸一年。中國林科院評估顯示,塞罕壩的森林生態系統每年提供超過120億元的生態服務價值。

大自然沒有辜負人的努力和付出——上世紀50年代,北京年均沙塵天數為56.2天,如今已下降到10.1天。2016年,北京沙塵天僅有5天。巨變背後,塞罕壩的綠色貢獻功不可沒。

更大的綠色奇跡,還在路上——到2030年,塞罕壩森林面積達到120萬畝,生態功能將顯著提升,生産生活條件明顯改善。文/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