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專程奔波到主城,腫瘤患者在區縣醫院就能讓主城專家遠端制定放療方案。7月26日,記者從重慶市腫瘤醫院了解到,西南地區首個腫瘤精準放射治療區域性協作雲平臺每週三常態化運作,該平臺能夠開展靶區勾畫、放射治療計劃設計等遠端服務,實現醫療資源的共用,提升基層醫生腫瘤診療能力,方便當地百姓就診,借助“網際網路+醫療”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專家借助平臺進行遠端會診。 院方供圖 華龍網發

3個月前,銅梁區65歲的楊爺爺出現重度咳嗽、痰中帶血的症狀,經過診斷,確診為肺癌晚期。銅梁區人民醫院隨後制定了放療方案,但楊爺爺病情非常複雜,且考慮癌細胞已經轉移,轉移位置無法精準確定等問題,於是便聯繫到重慶市腫瘤醫院放療科,希望進行遠端會診討論。

昨天下午3點,討論開始。通過放療雲平臺系統,兩家醫院的專家對楊爺爺的病例、影像資料、靶區勾畫等進行了深入討論。半小時後,最終放療方案確定。重慶市腫瘤醫院放療科副主任謝悅説,這樣一來,楊爺爺不需要奔波到主城進行放療,為他節約了幾天時間和上千元費用。

“大約70%以上的腫瘤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需要進行放射治療。”重慶市癌症中心主任、市腫瘤醫院院長吳永忠表示,近年來,隨著重慶地區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衛生條件逐步改善,不少區縣醫院購置了醫用直線加速器並開展腫瘤放射治療工作。然而,放射治療對放療設備、放療技術師及相關技術體系等條件的要求很高,規範的放療質控成為區縣醫院提高放療效果的瓶頸。因此,重慶地區急需建立一個集遠端會診、人員培訓、品質控制三位一體的協作雲平臺。

  專家借助平臺進行遠端會診。 院方供圖 華龍網發

有了這一協作雲平臺,區縣醫院的醫生將病例資訊、靶區勾畫、放療計劃等資料上傳。待數據傳輸完成後,重慶市腫瘤醫院放療科專家審核病例資料,對靶區勾畫、放射治療計劃設計進行討論、修改,並回傳至區縣醫院,經醫生再次審核確認後實施治療。

“這樣的協作模式不僅僅方便患者,還促進了腫瘤學科間的交流,讓患者在當地醫院便能夠得到主城三甲醫院腫瘤專科專家的診療方案和指導。”黔江中心醫院腫瘤科主任劉恩強説。

吳永忠表示,協同雲平臺的常態化運作,能夠進一步規範各區縣、周邊地區腫瘤診療行為,通過線上線下互補,充分與網際網路結合,提高當地醫療機構腫瘤診療水準,方便當地患者就近治療,改善腫瘤患者的生活品質。

“腫瘤規範化診療基地結合精準雲區域放射治療協作平臺是最接地氣的腫瘤分級診療工作實踐。真正的做到了‘大醫院舍得放,培養基層醫院接得住,老百姓可以放心去’的腫瘤綜合診療模式。”開州區人民醫院院長何如剛説。

吳永忠説,為響應國家推行的分級診療政策,從2012年開始,重慶市腫瘤醫院積極開展“一網一鏈”腫瘤防治體系構建,充分發揮三級公立醫院牽頭引領作用,先後在重慶各區縣、四川、貴州等地建立了16個腫瘤規範化診療基地,定期派出專家及骨幹到基地進行醫療技術指導,通過專科共建、臨床帶教、業務指導、教學查房、科研和項目協作等多種方式,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共用和下沉基層。

目前為止,重慶市腫瘤醫院已經與銅梁區人民醫院、石柱縣人民醫院、銅仁市人民醫院等12家醫院建立了資源共用——遠端放療合作,雲平臺從2015年啟動至今,已經開展了近100例腫瘤患者的靶區勾畫和放療計劃的會診討論。

據了解,第二屆國家腫瘤規範化診治質控中心放射治療品質控制專家委員會會議上,重慶市腫瘤醫院設立的“搭建基於雲平臺的放療物理品質控制體系的建議”課題研究得到國家癌症中心標準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