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成都7月24日訊(史雨 記者雷茲)七月的小金,晴空湛藍。從位於達維鎮的小金縣清多香玫瑰種植合作社到小金縣美德中蜂養殖場,從生態蔬菜示範區建設到紅脆李基地建設,從中藥材種植到特色牦牛養殖,到處都可看到人們忙碌的身影和農牧産業散發出勃勃生機的可喜景象。

脫貧致富,增收是核心。如何讓百姓實現穩定脫貧、實現持續增收?這是阿壩州小金縣委政府以及參與精準扶貧工作的幹部一直在思考、一直在探索的問題。小金縣貧困面大、貧困人口多,基礎設施薄弱,産業單一,“造血”功能不足。帶領貧困山區的貧困群眾摘帽脫貧,走上致富路,小金縣在産業扶貧上下足了“繡花”功夫。

  崇德鄉海坪村貧困戶尤明榮正在取蜜

養殖:圓了脫貧致富夢

“依靠養蜜蜂,日子比過去好多了,提前實現了增收萬元的目標。”站在“中蜂標準化養殖示範戶”的牌子下,小金縣崇德鄉海坪村村民熊國富很自豪,也很有底氣。

以前,熊國富與絕大多數農民一樣,過著“臉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農耕生活,一年下來只有不到四五千元的收入。2009年,在小金縣委縣政府和畜牧局的引導和幫助下,熊國富開始養殖阿壩中蜂,蜜蜂因此改變了熊國富一家的生活。

如今,熊國富一家的養蜂規模已達80余箱,今年以來,已産蜜600余斤。“還有一輪蜂蜜可以收,今年的總産量至少在1000斤以上,按照現在的市場價格來算,今年賣蜜的收入就有4萬至5萬元。”熊國富説。

據悉,目前中蜂養殖已是小金縣貧困群眾脫貧增收的支柱産業之一。小金縣美德中蜂養殖場在熊國富的經營下散發著生機,養殖場輻射帶動了周邊群眾加入到中蜂養殖的行列中來,就崇德一個鄉,養殖規模已達800余箱。

因養蜂而致富的村民還有很多。走進海坪村村民尤明榮家裏,烈焰高陽難擋尤大爺取蜂蜜的喜悅。尤明榮是海坪村的貧困戶,今年77歲,因病因無勞動力致貧。今年年初,在縣鄉村制定脫貧計劃後,尤大爺發展了阿壩中蜂22箱,目前已産蜜100余斤,再收一輪後,今年總産量200斤不是問題。“人老了,種地也不行了,政府幫助和鼓勵我們養蜜蜂,今年第一年就收了這麼多,真好!”説到這裡,尤明榮臉上溢滿收穫的喜悅之情。

小金縣農業畜牧和水務局副局長謝祖江介紹,為了確保貧困戶增收脫貧,按照“一戶一策”要求,今年年初,該縣針對貧困戶的實際情況都制定了産業脫貧計劃。謝祖江説,不管是蜜蜂養殖還是牦牛養殖,亦或是其他的養殖業,在下半年開始通過縣、鄉、村的驗收後,都將按每人平均3500元的標準發放産業扶貧資金到貧困戶手中。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