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圖上看內蒙古,勢如一匹昂首奔騰的駿馬。這匹祖國北疆的駿馬,在民族區域自治的光輝道路上,已馳騁了整整70個春秋。

這駿馬,挾風逐電——

“曾經飽受困難的內蒙同胞,在你們領導之下,正在開始創造自由光明的新歷史……”1947年5月,毛澤東、朱德聯名發出這份賀電。

在解放戰爭的隆隆炮火中,在興安盟王爺廟的一所禮堂裏,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成功召開,當年5月1日宣告內蒙古自治政府成立,這也標誌著我國第一個省級民族自治區成立。

這駿馬,一馬當先——

“在牧區民主改革中,內蒙古實行‘不分、不鬥、不公開劃階級,牧工牧主兩利’的政策,是從民族地區實際出發的創舉。”內蒙古自治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楊臣華評價:創新是關鍵詞。

在黨的領導下,內蒙古各民族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有的甚至從原始社會末期,直接跨越到社會主義社會,實現了社會制度的歷史性變遷。作為首個省級民族自治區,內蒙古勇當探路者。先後成立鄂倫春自治旗等3個人口較少民族自治旗和18個民族鄉(蘇木)。自治區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先後制定和批准了565件地方法規,為貫徹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提供了法治保障,獲得“模範自治區”的讚譽。

這駿馬,蹄疾步穩——

“1959年9月26日,周恩來親自為包鋼1號高爐首次出鐵剪綵。日理萬機的開國總理為一個高爐剪綵,足見中央對發展內蒙古經濟的重視。”90歲的包鋼原經理張國忠的回憶滿是自豪。

從自治區成立之初提出牧區工作“千條萬條,發展畜牧是第一條”,到去年召開的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提出“堅決守住發展、生態和民生底線”,內蒙古70年來始終堅持民生優先,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不讓一個困難群眾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隊。截至2015年底,內蒙古農村牧區貧困人口由1986年的600萬人減至2015年的80.2萬人。

這駿馬,勇往直前——

“前半輩子種樹治沙,後半輩子我要‘吃沙’,沙裏淘金!”這是農家女殷玉珍在毛烏素沙漠發出的誓言:拿生命成就綠色,用綠色舒展生命。

作為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屏障,內蒙古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在西部治理沙漠,在東部地區規劃並營造了上千公里的大型防護林帶。改革開放以來,內蒙古全面實施三北防護林、退牧還草、退耕還林還草等國家重點生態修復工程。2016年草原植被平均蓋度達到44%,較2010年提高了7個百分點,基本恢復到上世紀80年代最好水準。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繼續“雙減少”。

這駿馬,忠肝義膽——

“沒有草原父母的養育,就沒有今天的我。”當年“江南孤兒”孟根其其格在四子王旗家中對記者深情訴説: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

從困難時期為國捐糧畜,到“江南孤兒進草原”;從同心協力建包鋼,到“讓出最好牧場為航太”,草原上流傳著一個個動人心弦的民族團結佳話。長期以來,內蒙古堅持把培養使用少數民族幹部當作大事,始終注重加強各族幹部之間的團結。目前,內蒙古少數民族幹部約佔幹部總數的33%,其中,省部級、地廳級、縣處級少數民族幹部,分別佔同級幹部總數的41.67%、33.72%、30%,均高於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

草色綿延,大地沉雄。短短70年,內蒙古地區生産總值由1947年的5.37億元,增加到2016年的18633億元,70年增長了642倍!守望相助,祖國北疆這道風景線更加亮麗輝煌。“不待揚鞭自奮蹄”,內蒙古這匹駿馬,正懷抱確信的希望,奔騰向前,開創新紀元! (記者:王一彪 陳沸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