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平方米的田地裏,玉米迎風抽穗,四季豆長勢喜人,小白菜嫩綠油亮……在城市中央,成都市民曾勇終於有了一塊屬於自己的“微田園”。

來自郫都區電力局的曾勇,只是成都市郫都區郫筒街道上萬名“夢田者”之一。

記者從郫都區了解到,今年初,郫筒街道充分利用轄區內5000余畝待開發建設用地打造城市“微田園”景觀——“可食用的大地景觀”,有序引導市民參與“分田植綠”。先期試點在伏龍、雙柏、書院、涼水井、一里橋等5個社區展開,170多畝土地吸引了近2000戶居民參與。

“網上報名抽籤,不到兩分鐘,100多個種地名額被一搶而空。”郫筒街道雙柏社區居委會主任熊珊感受頗深,“搶地的人中有公務員、外企白領、企業主,甚至還有外國人。”

郫筒街道黨工委委員任磊介紹,該街道轄區內的待開發建設用地在實際出讓開發之前,通常是用圍墻圍起來,但當地居民常常“破墻而入”雜種亂植。一到收穫季節,零星的秸稈焚燒弄得到處都是煙塵,垃圾也隨之而來,把環境弄得很糟糕。

“與其臟亂無序,還不如順勢而為。”任磊介紹,為充分調動市民參與種植的積極性,街道承擔了拆墻、平場、生産便道、導示牌以及周邊柵欄等基礎設施建設,費用從區國土局每年撥付的管理維護經費中列支。

“在城市裏,人和人之間是熟悉的陌生人,社區活動多是老年人參加,很少能讓年輕人聚到一起。”在任磊看來,“微田園”正在把年輕人聚起來,搭建起全新的社區治理平臺:一家社會組織協助“夢田者”制定了種菜公約;有居民發起成立了種子公益聯盟,制定了智慧農場方案。

“除了在豐收季節適時組織‘壩壩宴’之類的活動,我們還考慮將志願者整合進來,以進一步增強社區對新老居民的凝聚力。”任磊説,按照街道規劃,未來2個月還將增添300畝“可食用的大地景觀”,到今年年底將達到800畝規模,遍及12個社區,輻射約1萬戶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