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加強與東盟互聯互通建設,提升全方位對外開放能力

條條大路通東盟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胡鐵軍通訊員 吳君馨

近日,首趟“渝桂新(重慶-欽州)”南向通道試運作班列開行,班列從重慶出發,運作近48小時,順利抵達廣西欽州港東站。在港口完成通關手續後,貨物下水出海,前往新加坡。至此,“渝桂新”南向通道試運作班列成功完成上下對開,標誌著“渝桂新”鐵海聯運大通道實現雙向貫通。

通過“渝桂新”線,貨物從重慶到北部灣,再由海運到達東南亞及全球,較之江海聯運模式,可縮短20天以上的運輸時間。“渝桂新”向北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向南連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中南半島,將形成“一帶一路”經西部地區的完整環線和陸海貿易新通道,對廣西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深化與新加坡交流合作意義重大。

形成海上大通道

港口是北部灣發展“向海經濟”的重要依託,北部灣港資源豐富,是我國西南地區最近的出海口,也是全國沿海鐵路佈局最完善的港口之一。作為中國-東盟海上走廊的重要樞紐,北部灣港具有承南啟北的區位優勢。以北部灣港為依託,以北部灣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中國-東盟港口合作網路、一批沿海港口建設項目為重點,廣西開通海上客貨運“穿梭巴士”,加密航線航班,形成內陸腹地走向東南亞、印度洋、太平洋、地中海等地的海上大通道。

廣西已建成欽州港區金鼓江航道工程、北海港鐵山港西港區北暮作業區5號和6號泊位工程、中電防城港電廠二期配套碼頭、欽州港30萬噸級進港航道支航道等項目,正重點建設深水航道及一批深水泊位,計劃新開工欽州港東航道10萬噸級擴建一期工程等項目。目前,北部灣港生産性泊位達到256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達到83個,最大靠泊能力達20萬噸級;港口綜合通過能力達到2.43億噸,集裝箱通過能力達到423萬標箱。

北部灣港的發展“帶動效應”逐步顯現,企業“走出去”蹄疾步穩,廣西正穩依託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路,推進中馬兩國港口聯盟合作,推動港航企業合作交流。離東盟最近的中國保稅港區-欽州保稅港區,已建成11個碼頭泊位,開通15條國際集裝箱航線,吸引300多家中外企業落戶。

隨著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路基地建設的加快推進,欽州港已開通直航東盟的“中國欽州港-南韓-印尼-泰國-越南”外貿集裝箱定期班輪航線。目前北部灣港定期集裝箱班輪航線達到39條,與東盟地區的汶萊、印尼、馬來西亞等7個國家建立了海上運輸往來,成為我國與東盟地區海上互聯互通、開放合作的前沿。

【數據説話1】港口吞吐量

①去年,廣西北部灣港年綜合通過能力達到2.43億噸,其中集裝箱423萬標箱。

去年廣西北部灣港完成貨物吞吐量2.04億噸(其中外貿1.21億噸),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79.5萬標箱,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分別是10年前的5倍、8倍。

②今年一季度,北部灣港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3492萬噸,同比增長18.98%,其中集裝箱累計完成45.12萬標箱,同比增長11.9%。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