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個城市進步的重要標誌。如何更有效地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人,是關鍵。近年來,惠州市把擦亮“好人之城”品牌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載體和重要抓手,持續開展道德模範、身邊好人、最美人物評選活動,建立了好人選樹評選、宣傳推廣、激勵幫扶、實踐養成的長效機制,使先進典型由“盆景”成為風景,形成了群星燦爛與七星共明的典型群體,營造了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濃厚社會氛圍。從個體到群體、從群體到品牌,惠州的“好人現象”正越來越引人注目。

  選樹典型

全市411人被評為“惠州好人”

一個平凡的農村婦女,丈夫患病去世,留給她的是一個殘破的家和20萬元的債務。她相信“有得做就有得飽”這一樸素道理,一個人、一雙手、一把鋤頭,走上了漫長的還債路,一走就是近10年,終於快要將債還清。她叫曾彩香,從她身上,我們讀懂了“誠信”。

一位花甲奶奶,從事志願服務10多年,她組建了“守護夕陽·臨終關懷”團隊,為身患癌症、生命少於6個月的病人提供志願服務,減輕受助者的生理痛苦和心理恐懼,讓每個生命有尊嚴地謝幕。她叫董筱蘭,在她身上,我們讀懂了“奉獻”。

惠州是一片好人成長的沃土。惠州市採取群眾推薦、媒體發現、組織推選等多種形式,深入發掘群眾身邊好人。多年來,先後有1000多人成為“惠州好人”候選人,為惠州先進典型群體不斷擴容奠定了堅實基礎。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個道德典型在閃現個人的人性光輝時,感召的是一群人的道德認同和行為轉變,引發的是一個地方道德力量的內生發展,凸顯的是一個城市的文明高度。目前,全市有60多人獲得省級以上“道德模範”和“好人”稱號,21人被評為“中國好人”,24人被評為“廣東好人”,411人被評為“惠州好人”,全市註冊志願者人數達到44萬多人,學雷鋒、做好事、當好人在惠州蔚然成風,成為一種社會風尚。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