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赴港三天行程,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週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並視察香港,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展現了中央對香港的厚愛與支援。“如竹苞矣,如松茂矣”,習近平在講話中將回歸祖國20年的香港喻為弱冠男子,以慈愛之心娓娓道來,厘清是非,辨明曲直,指明方向,寄託了祖國母親對香港的一片深情厚望。

認清根本與枝葉,牢固樹立“一國”意識

如何準確把握“一國兩制”偉大構想辯證關係?習近平運用大樹作比喻説得簡潔明瞭:“一國”是根,根深才能葉茂;“一國”是本,本固才能枝榮。這就從法理道義原則上明確,“一國”是根本、是前提、是條件,代表的是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不容討論,不可質疑,更不能挑戰。在具體實踐中,必須牢固樹立“一國”意識,堅守“一國”原則,正確處理中央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關係。只有堅守“一國”之本,方能善用“兩制”之利。

“一國兩制”是中國的一個偉大創舉,是中國為國際社會解決類似問題提供的一個新思路新方案,是中華民族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的新貢獻,凝結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國智慧。回歸20年來,香港依託祖國、面向世界、益以新創,不斷塑造“東方之珠”現代化風貌,“一國兩制”在港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面對當今世界局勢,全球一些理智學者開始冷靜觀察、分析評估人類社會治理模式的成敗得失,“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無疑提供了可借鑒的樣本。

明確底線與邊界,“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正因為“一國”與“兩制”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關係,中央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持兩點,一是堅定不移,不會變、不動搖;二是全面準確,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實踐不走樣、不變形,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這一方針明確,“一國”是底線,不可也絕不允許觸碰逾越。在“一國”基礎之上,“兩制”關係應該也完全可以做到和諧相處、相互促進。

劃定了底線,就能清晰邊界。在“一國”與“兩制”的具體實踐中,要做到“三個有機結合”:一是將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有機結合,二是將維護中央權力和保障香港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三是將發揮祖國內地堅強後盾作用和提高香港自身競爭力有機結合起來,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20年間,“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就像一棵幼苗在風雨中茁壯成長,結出纍纍碩果。相信自己、相信香港、相信國家,我們實行“一國兩制”的初心不會改變,決心不會動搖,要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的信心,以“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的恒心,推動“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取得更大成就,使“一國兩制”這艘航船劈波斬浪、行穩致遠。

區別和氣與乖氣,建設香港美好家園

習近平在談到香港要“始終維護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時,引用了《漢書·劉向傳》中的一句話:“和氣致祥,乖氣致異”。近年來,香港社會生活中出現某些“泛政治化”現象,和氣受損,乖氣露頭,影響了香港在國內外的良好形象。然而,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是,回歸20年來,絕大多數香港人愛國愛港,民族認同感、國家歸屬感在不斷提升增強,主張“獨立”或反對“一國兩制”的人只是絕少數,且不得民心。

始終聚焦發展,是香港第一要務、立身之本,也是解決香港各种經濟社會問題的金鑰匙。香港作為世界上自由度最高的一個多元社會,在一些具體問題上存在不同意見甚至重大分歧並不奇怪,但如果人為製造對立、對抗,不僅於事無補,而且會嚴重阻礙經濟社會發展。只有凡事都著眼大局,理性溝通,凝聚共識,才能逐步解決問題。當今世界發展變化快,全球經濟格局深度調整、國際競爭日趨激烈,“蘇州過後無艇搭”,擁有不錯家底的香港面臨很大挑戰,經不起折騰,也經不起內耗,唯有珍惜機遇、抓住機遇,團結起來、和衷共濟,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搞建設、謀發展上來,才能把香港建設得更美好。

新任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宣誓就職典禮上致辭時説:“我的願景是讓所有生活在香港的人都抱有希望、感到幸福,有信心香港這個家是一個富公義、有法治、享文明、安全、富足、仁愛和有良好管治、具發展潛力的國際都會。要實現這個願景,我們需要團結一致、和諧共融、關愛互助。”這代表了香港700余萬同胞的共同心聲,也標誌著香港站在新起點上再出發。

根系祖國,枝繁葉茂。在祖國大家庭中度過回歸“成年禮”的香港,將健康成長,“東方之珠”的明天將更加美好!(作者何建華繫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