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構想氣魄宏大,世人稱奇。説其偉大,因為它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産黨人的歷史擔當、戰略胸懷、政治包容和制度自信。
(一)“一國兩制”構想蘊含著老一輩領導人對維護主權、國家統一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歷史遺留的領土問題印記了近代中國苦難屈辱的一頁。毛澤東同志在新中國成立之初謀篇佈局時,把香港問題放在內外戰略考慮,決定“暫不收回”,採取“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針,以此保留新中國與西方世界的聯繫通道,體現了鬥爭的靈活性與維護國家整體長遠利益原則性的高度統一。歷史證明是完全正確的。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老一輩領導人把收回失地、完成國家統一大業視為神聖職責,念茲在茲,舍我其誰。在他們堅強的理念和意志中,“一國”原則、主權原則是至高無上的、無條件的,構成“一國兩制”構想的核心價值。鄧小平在1982年同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談香港問題時就堅定表示,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對此中國沒有迴旋餘地。正是這種令人敬仰的歷史擔當精神和國家意志,成為“一國兩制”構想的原動力。
(二)“一國兩制”構想基於重要的發展理念,實現了發揮港澳優勢、加快國家現代化建設的價值最大化。古往今來,領土回歸、國家統一問題的解決通常都伴隨兵戎相見,作為戰略家的鄧小平反其道而思之,著眼國家發展全局,審視世界大勢,打破冷戰思維,把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原則創造性用於處理國家統一難題:同英國、葡萄牙談判解決香港、澳門回歸問題,把國家統一的成本降到最低限度。時值國家進入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歷史時期,在解決回歸的大前提下,為國家改革開放營造一個和平環境,繼續利用香港在資金、人才、管理等方面的優勢,是加快國家現代化建設的現實需要,是成熟政治家的明智選項,也是符合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決策。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正是鄧小平為新時期國家發展戰略設計的出路和辦法。事實證明,持續穩定發展的港澳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歷史性作用。
(三)“一國兩制”構想來自超凡脫俗的政治包容和制度自信。小平同志力排眾議,堅持制度創新,主張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可容許個別地區長期保留資本主義,把兩種原本對立的制度融入一國,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和而不同、互濟雙贏,其膽識、其氣度、其胸懷非常人可比。這種政治包容,從不同而和中發掘出國家利益和港澳利益的最大公約數。“一國兩制”體現了共産黨人的政治智慧,體現了對國家主體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高度自信,堅信社會主義能夠帶來中華民族的復興,堅信共産黨有定力、有能力駕馭“一國兩制”的正確航向。
(四)“一國兩制”構想源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豐富、發展了這一思想寶庫。一國之下、兩制並存的構想,是對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説的重大創新,體現了中國共産黨人勇於探索、善於創新的氣魄,開創了一種史無前例的國家治理模式,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
“一國兩制”構想一經提出,其必要性、正當性和生命力立即顯現出來,猶如一座巨大燈塔,光芒四射,照耀著中國新時期國家統一和國家治理的歷史進程。
歷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一國兩制”偉大構想是國家解決歷史遺留領土問題最現實、最明智的政策選擇,是治理回歸後港澳的最佳制度安排,是國家利益和香港、澳門利益的最大公約數,是老一輩領導人留給我們的政治遺産中的一份瑰寶。
作者: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 饒戈平
(本文摘編自《光明日報》2017年06月29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