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以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三大中心的地位日益鞏固,這是因為香港享有中國內地龐大的經濟資源和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援,這激發了香港經濟發展的潛力。”香港回歸祖國20週年之際,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研究員亞歷山大·葉爾紹夫這樣描述他眼中香港回歸後的發展經驗。

20年來,香港的優勢穩固提升:

——從1997年至2016年,香港本地生産總值年均增長3.2%,每人平均本地生産總值增長六成,財政儲備增長150%,外匯儲備增加3.16倍;

——香港證券市場連續數年榮膺全球最大IPO(首次公開募股)市場;

——截至2016年,香港連續23年被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連續兩年被瑞士洛桑管理學院評為最具競爭力地區;

——截至去年底,香港人民幣存款和存款證結余超過6250億元,成為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中心……

得益於中國內地傾力支援,雖然櫛風沐雨,香港依舊保持著三大中心的卓越地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經濟奇跡。對香港回歸後的表現,新華社記者專訪的眾多國際人士紛紛點讚。

巴西國際政治專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金磚國家研究中心主任馬科斯·特羅約表示,香港回歸20年裏,發生了很多對國際和區域政治經濟局勢影響巨大的事件,如亞洲金融風暴、非典疫情、國際金融危機等,但這些事件都沒有對香港整體經濟造成太大衝擊,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的地位依然穩固。

德國柏林普魯士協會主席弗爾克爾·恰普克感嘆于過去20年裏香港發展速度之快:“香港經濟年均增長3.2%,這在已經步入發達經濟體的地區裏難能可貴。”

他認為,香港今後的經濟發展速度將會與內地保持一致,並與內地形成互補。“我為中國、為中國香港的發展感到驕傲。”

“隨著中國內地跟東南亞乃至整個亞太地區經貿往來愈加頻繁,香港的橋梁與紐帶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強化。”印尼智庫亞洲創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蘇爾約諾説。在他眼中,香港是亞太地區能夠媲美紐約與倫敦的國際金融城市。

香港駐美國總經濟貿易專員梁卓文認為,香港回歸後享有眾多獨特的優勢,總能搶先獲得中國內地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帶來的商業機遇。比如,通過密切參與人民幣國際化和中國資本市場開放進程,香港已成為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中心。

肯亞前交通部副部長蓋裏雄·伊基亞拉和日本瑞穗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高田創均表示,今天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的地位更加穩固,這折射出中國內地是香港穩定發展的堅強後盾。

他們認為,香港20年來取得的成績是中國內地和香港共同締造的結果,未來香港的繁榮依然要依託內地的有力持續發展。

事實上,回歸20年來,香港在中國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一直保持不變,其特殊作用更隨時代變化而不斷産生新內涵。

“十二五”規劃首次將涉港澳內容單獨成章,“十三五”規劃更明確強調支援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個中心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和國際資産管理中心功能,支援香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為國家助力提升香港國際金融地位寫下最新注腳的是,繼“滬港通”“深港通”開通之後,廣為期待的“債券通”日前也獲批,將連通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

“中國內地市場廣闊,擁有豐富的人才優勢,且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在國際政治經濟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香港法律制度完善,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長期以來是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與西方國家發展經貿關係的橋梁。”特羅約説。

他認為,香港背靠內地,雙方加強交流、實現優勢互補,對彼此發展都十分重要。

他還表示,“一帶一路”建設對促進香港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香港是亞太地區進入中國內地的門戶,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發揮重要的紐帶作用,對進一步鞏固香港優勢、發揮其競爭力、保持未來國際地位十分關鍵。”

過去,香港曾是內地與世界經濟溝通的橋梁;回歸20年,香港與內地已進入合作發展的新時期。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香港作為中國內地連結全球的“超級聯繫人”的作用,將更為凸顯;而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起航,香港將攜手內地共同繪製世界經濟版圖的新亮點。

正如南韓《中央日報》中國研究所所長韓友德所説,中國內地的強大實力會在香港未來發展中起到關鍵作用,為香港提供強大的後盾。“香港一定會穩定發展,越來越好!”(參與記者:張啟暢、欒海、錢錚、陸佳飛、梁輝、鄭世波、金正、盧朵寶、朱晟、耿學鵬、姚琪琳、溫希強、楊元勇、倪瑞捷)(新華社記者 劉軼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