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7月1號,香港將迎來回歸祖國20週年。從20號起,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港澳節目中心推出大型系列專題《成長》。節目圍繞民生、慈善、互援、基建、立法、文化、教育、科技、拓展等十個方面,有事實、有觀點、有回顧、有前瞻地報道香港回歸祖國後發生的變化。今天推出第七集:《南下北上長歌同行》。

北上

曾芷瑩:我們在香港有五個同學一起做一個研究,就是我們想去做一個油漆,就是那個塗料,可是我們希望能夠做那種沒有揮發性有機物的塗料,然後我們做了一個自己的有機塗料。去年7月份左右,中五的暑假,代表我們學校去了上海,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決賽,二等獎。

曾芷瑩,聖保祿學校中六畢業生。從香港到上海,1200公里,這個香港女孩跨過的不只是距離。

曾芷瑩:我們現在還在微信上有聯絡,除了科學話題之外還會聊一些學習生活之類的,因為我們兩地的文化也挺不同的,所以我也很有興趣知道內地的同學都是怎麼學習的,有時候他們會給我看他們中文的課本,跟我們學習的內容都蠻不一樣的。

南下

記者:學的什麼專業啊?

張涵玥:英文。

記者:當年從北京高考過來的?

張涵玥:對對。我想在大學的時候體驗一點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我們高中班上就有三四個吧來香港的。

記者:你們班大概有多少人?

張涵玥:我們班有29個、30個人吧。

記者:那這比例還挺高的啊。

張涵玥:對。

張涵玥,香港城市大學大四畢業生。從北京到香港,2500公里,這個北京姑娘選擇的不只是學校。

香港這邊英文教學嘛,對我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比較大的提高,就在語言上,而且它的教學系統也跟國外的比較接軌,如果以後要想出去工作啊或者讀研究生,過渡的效果也會好一點。

2017年6月,這兩個女孩,都在經歷著自己人生當中的轉折:曾芷瑩等待著香港文憑試最終的成績,期望著自己的夢想成真。

“我希望能考上香港大學。”

張涵玥的未來已經設定好,她滿懷憧憬。

“我要到英國去讀碩士。”

回歸為香港和內地中斷已久的教育交流打開了閘門,在經歷了最初的好奇和觀望之後,南下和北上逐漸成為潮流,匯聚在一起就形成了澎湃之勢。在各種利好政策的推動之下,香港和內地的學生也在經歷和選擇,他們發現,自己的生活跟過去有些不一樣了:

曾芷瑩:我中二的時候到參加過一個到北京的交流課程,我們會去北京的清華大學,兩個星期會上一些普通話的課程,還參觀了北京的一些名勝。那次引起了我對普通話的興趣,就參加了學校的普通話課程,準備考水準測試。

張涵玥:我們同學之間要麼是講英文,他們要是普通話好的就跟我講普通話。

記者:現在在你的身邊很多香港的同學講普通話已經講得很好了是嗎?

張涵玥:嗯,大部分都已經很好了。其實比我剛來香港的時候好很多。剛來的時候,很多同學的普通話不好,交流起來特別困難,我很多朋友他們的英文也不是很好,這邊英文講不好,那邊普通話也不好,就不好溝通。

記者:那怎麼辦呢?

張涵玥:兩邊就試著表達自己。或者他們用廣東話講一講,我們試著聽一下。

  記者採訪在香港讀書的內地生張涵玥

林寶玉:自從回歸以後,我們的政府很積極地推動中小學內地交流,很多次在施政報告裏面提出要增加學生到內地交流的機會。教育局也因應不同的施政報告,通過委託辦或者學校自辦,還有就是資助社會志願團體舉辦的方式不斷地豐富我們的內地交流計劃。

林寶玉,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首席督學,她也是香港學生內地交流計劃的主要負責人。如果説曾芷瑩作為一名香港中學生是交流活動的參與者,那麼,林寶玉則是這一系列計劃的執行者和推動者。

林寶玉:我們最開始的時候只有三個計劃。第一個就是學校舉辦的叫“赤子情,中國心”,給初中跟高小學生參加的。第二(個是)我們給高中學生參加的,領袖生獎勵的計劃。還有一個是我們教育局跟其他的機構合辦的京港澳學生內地交流活動的夏令營。後來到2008年,這個非常重要的年份,這一年施政報告裏面提出我們可以每年由5000個名額增加到37000個,這個是很大的增幅。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施政報告就是2010年的,那個時候提出讓學生在中小學階段裏面至少參加一次內地交流計劃。這次名額由37000個增加到接近60000個。我説的原來三個,然後又再多三個,這六個計劃就成為我們以後長期舉辦的一個活動。

從5000增加到37000,從37000增加到60000——二十年間,數字快速遞增,也讓更多的香港學生有機會來到內地。教育交流始於接觸與了解,發展于主題研究和學習,進步于培訓師資、研究課堂的實際操作層面,而未來,也許有更多可能。

  香港到北京交流學生在天安門合影

會講廣東話,也可以學學普通話。香港中學生在久負盛名的清華大學體驗到了完全不同的學習生活。動作還有些不到位,沒關係,多練練就好了;普通話還説不太標準,沒關係,能夠盡力説就值得讚。

教育,是一個民族發展的根本。在中華民族綿延不息的發展歷史中,教育始終在扮演著啟迪民智,激發創造的重要作用,而“抬眼看世界”則是教育當中重要且關鍵的一環。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在他2017年出版的新書《心件——大學校長談教育》這本書裏,就談到了交流對於教育的重要作用:

香港跟內地的交流我認為一個很大的成果就是讓彼此的交往更加密切。交流就是為了了解,了解有好有不好,沒有一個社會是十全十美的,沒有一個社會都是缺點。譬如説香港的大學生每年有10%是內地的學生,這些非常優秀的學生我認為給香港注入了一股新血,讓香港學生知道這些學生這麼優秀,對於香港學生有很大的激勵。這些學生到了香港之後,他也知道在這樣一個社會,在很嚴謹的制度下,香港的教授,外國人很多,所以他們也可以比較接觸,比較現代的高等教育,所以我覺得對兩邊的融合幫助是非常大的。

香港與內地在教育理念、教育制度以及教育方法上都存在著諸多的差別,但是,彼此之間的了解和交流可以有效消除這些差別。香港當前的政治環境與國情教育不足有關,教育工作者應該勇於擔當,帶領學生從歷史、文化、地理等角度了解祖國,促進身份認同,這對年輕一代、對內地與香港的兩地融合、對中華民族的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

我們去年舉辦誦讀比賽,在廣州舉行的,那一天香港有一些隊伍去參賽,廣州也有一些,但是他們都是各自去準備參賽。近年來我們有一個新的要求,就是他們要跟自己的姊妹校共同參加,所以每一隊有兩個學校的學生在裏面。我們去看的時候,我們都分不出來哪個是香港的,哪個是深圳的,哪個是廣州的。所以對於學生來説,他們都表示他們學到很多不同的一些對方的好處,對方比較優勢的地方,比如説朗誦的一些技巧、風格,他們在香港是學習不到的。

鄺關秀菁回憶起這個場景時感慨頗深,她作為香港教育局負責香港與內地姊妹學校項目的高級教育主任,也沒有想到,成果會如此讓人驚喜。

鄺關秀菁:我最近去看了一個老師之間的一個專業教學活動。我們香港一家學校的老師去講一個語文課,就是微寫作,就是學生寫一些短文章的。那一天那個學校邀請了七家在內地的姊妹學校一同過來,老師全來了,全都是在同一個地方看我們香港的老師如何去教這個科目的。我覺得這是很好的。然後教的老師跟其他老師分享他如何去準備這個課,他為什麼要用這個策略去教。也有另外一些老師他們去提出一些問題。我覺得這個是非常好的交流的體會。所以老師也跟我説他們學到了不少東西。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