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香港”系列②
在今年3月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
與國家其他區域規劃相比,粵港澳大灣區具有哪些發展優勢?在整個灣區,香港將扮演怎樣的角色,發揮怎樣的作用?在回歸20週年之際,就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及前景問題,香港特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談了自己的看法。
譚志源在講解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光明網邱曉琴/攝
制度、區域和政策是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優勢
按照規劃,粵港澳大灣區指的是由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9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形成的城市群。它是繼美國紐約灣區、美國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之後,世界第四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
“粵港澳大灣區的第一優勢就是‘一國兩制’。”譚志源解釋,因為有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就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與京津冀、長三角等發展區域相比最大的不同。“我們要把握的就是如何更好地利用這個優勢去服務灣區,以及為香港的企業提供新的機遇,為香港的居民提供更多空間。”
在他看來,區域優勢是粵港澳大灣區第二個優勢。因為除了灣區本身發展以外,灣區還可以輻射到臨近的發展區域,包括廣西、雲南、貴州等西南部地區,以及東盟一些國家,再加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除了制度和區域優勢,譚志源認為,政策優勢也是粵港澳大灣區一大優勢。在國家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中,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被專門放在《港澳專章》中,體現了在政策層面對灣區的重視。另外,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專門提到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如此一來,粵港澳大灣區已經被提升到了國家發展戰略的層面,並且也與國家的“一帶一路”倡議連接了起來。
拼船出海,對外開放走出去
在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應該怎樣做好區域內的政策和發展規劃?香港的發展政策和方向又是怎樣的?譚志源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政策首先要按照“一國兩制”的制度來設計,服從這個制度上的必然優勢。
“在功能定位方面,要錯位發展,互補共贏。所謂的錯位發展就是在灣區內,一共有11個城市和地區,9個在廣東,再加上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不能有11個國際金融中心,也不能有11個國際航運中心,需要有合理的佈局和分工。”他認為,錯位發展就是各個城市要根據不同的功能和定位去做好自身的規劃。
2016年9月,首列高鐵列車送抵香港。2018年,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將開通,一站直通香港和內地。
除了政策設計和功能定位,譚志源認為,粵港澳大灣區一項重要的工作是要做好灣區內的互聯互通。
對於互聯互通,他解釋,一是基建上的互聯互通,要做好現有的、在建的或者在規劃的高速公路、跨海大橋、鐵路、高鐵、城際鐵路的項目,形成網路,這是香港與整個灣區互聯互通的重要方面。
三個世界矚目的灣區
譚志源認為,第二是生産要素上的互聯互通。首先包括人員、貨物、服務的自由流動,在“一國兩制”的制度下,為人員的流動提供更多的便利性,降低門檻;其次是資金的流動,既包括香港做好離岸人民幣結算的服務,也包括滿足整個灣區在融資上的發展需要;最後要做好資訊的互聯互通,在“一國兩制”的制度下,不斷降低或者取消資訊溝通的成本和門檻,因為隨著開放程度不斷地提高,資訊的流通就成為市場要掌握的重要方向。 “規劃的第四個方面就是要打造灣區的優質生活圈,建立一個一、兩個小時的生活圈。在灣區的人員互相流通以後,可以讓他們很方便地白天在香港工作,晚上回灣區生活,或者白天在灣區工作,晚上回香港生活,都需要建立這個生活圈。”譚志源表示,在打造優質生活圈上,除了交通、基建,環保問題是需要香港與灣區其他地區重點商討的一個方面,因為“一國兩制”的原因,在各種標準上會有不同,需要與不同地區進行溝通。
譚志源認為,大灣區最後一個政策的設計方向就是一同走出去,或者説是“拼船出海”。“一方面,香港與灣區其他地區是一起對外開放,一起走出去;另一方面,也要把世界各個地方有興趣投資在這個區域的人一起吸引過來,把一些國際性的教育和科研機構引進灣區來。因此,這就是對外開放,拼船出海。” (光明網邱曉琴 吳晉娜采寫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