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既要準確理解講話中提出的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更要深刻把握講話貫穿與蘊含的科學思維方法,特別是其中的創新思維方法論。我們知道,創新思維是人類特有的高級思維活動與精神過程,是人類一切創新活動的精神之根、思想之源。沒有創新思維或思維創新,人類一切創新活動、人類文明的發展與進步均無從談起。在這個“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的大變革時代,在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的歷史新階段,把握創新思維的本質與要義,自覺運用創新思維方法,不斷提高創新思維能力,顯得十分迫切。而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科學思想體系不僅包含著系統深刻的創新思維方法論思想,而且是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創新思維方法論的光輝典範。

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內在交融

創新思維是指不受陳規老套約束,力求對問題作出新解答的創造性思維。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創新與創新思維,他強調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將改革創新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諸環節。為此,必須弘揚創新精神,激發創新思維,提高創新能力。創新思維就是要打破迷信經驗、迷信本本、迷信權威的慣性思維,摒棄不合時宜的舊觀念,以思想認識的新飛躍打開工作的新局面。而這種創新思維本質上是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相通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既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也是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靈魂;既是中國共産黨人思想路線、思想方法的核心,更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賴以形成並始終堅持的根本方法論原則。創新思維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內在聯繫體現為:一方面,一切思維創新都以解放思想為基本前提,沒有思想解放,就不會有思維創新。創新思維的核心要義就是要打破思維定式,超越過時陳規,破除種種迷信,衝破思想束縛,推陳出新,破舊立新,努力提出新思想、創造新理論、運用新方法、探索新思路、形成新做法、引導新實踐。另一方面,思維創新更要以實事求是為基礎,否則解放思想就可能淪為天馬行空般的胡思亂想。只有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才能從慣性思維中解放出來,才是真正解放思想;而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實事求是,從而按照現實世界的內在邏輯創造性地分析與解決問題。從思維發展規律看,解放思想與實事求互為前提,是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它們的內在交融必然帶來思維創新,成就思維的創新品格。在治國理政的理論探索與實踐進程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夢、“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經濟發展新常態、新發展理念、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建設等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都是在堅持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內在統一的方法論原則下沿著思維創新的正確道路取得的重要理論成果。

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的辯證互動

從創新形成的機制與規律看,習近平總書記創新思維方法論思想特別強調作為創新活動的兩大方面即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之間應始終葆有辯證互動。一方面,實踐是理論創新的基礎,也召喚與推動著理論創新。世間萬物,變動不居。“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社會在發展,世界在變化,新情況新問題總是層出不窮。過去合理的現在可能已經不適應,以前長期有效的目前可能開始失靈。如果不能及時提出與運用新思想新理念新辦法,理論就會落後,哲學社會科學就會“肌無力”,因此需要不斷根據實踐的發展與要求與時俱進地推進理論創新。另一方面,理論創新是實踐創新的先導,創新理論的指導勢必推動實踐的創新,同時理論本身也在實踐創新中得以檢驗、修正與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不斷實現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良性互動,在這種統一和互動中發展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當然,無論是理論創新還是實踐創新,都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問題導向是習近平總書記創新思維方法論的鮮明特點。他指出:“問題是創新的起點,也是創新的動力源。只有聆聽時代的聲音,回應時代的呼喚,認真研究解決重大而緊迫的問題,才能真正把握住歷史脈絡、找到發展規律,推動理論創新。”而從某種意義上説,理論創新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篩選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以新發展理念為例,它就是在總結實踐經驗基礎上,針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重大矛盾與問題而提出來的,其中,崇尚創新是為了解決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注重協調是為了解決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倡導綠色是為了解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問題,厚植開放解決的是發展內外聯動問題,推進共用解決的是社會公平正義問題。新發展理念整體上將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提升到了一個新境界,而發展理念的轉變勢必帶來也正在帶來當代中國發展方式的轉型,有力地引領著新的發展實踐,從而使中國道路越走越寬廣。

唯物辯證法和現代科學方法的有機結合

要實現思維創新,關鍵在於得法,也就是要自覺把握與運用科學的創新思維方法。創新是辯證思維的必然本性與固有品格。唯物辯證法為思維創新提供了一系列基本方法,這些辯證思維方法包括矛盾分析法、系統思維方法、分析與綜合的統一、歸納與演繹的配合、歷史與邏輯的結合等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幹部一定要學會全面辯證地看問題,在認識論上要有辯證統一的思想,在方法論上要學會統籌兼顧,在具體工作中要學會‘十指彈琴’”。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矛盾分析方法,他説,我們強調增強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就是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客觀性,就是要善於把認識和化解矛盾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並運用矛盾相輔相成的特性,在解決矛盾的過程中推動事物發展。這些年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論英雄,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新思想,都是針對一些牽動面廣、耦合性強的深層次矛盾的。而作為新的歷史條件下治國理政總方略的“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提出,則更是著眼于當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必須解決好的主要矛盾,是為解決當代中國治國理政主要矛盾而作出的總體謀劃,鮮明地體現了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總體與具體的統一、偉大事業與偉大工程的統一,是自覺運用矛盾分析法進行理論創新的典型範例。除了唯物辯證法之外,從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中,我們可以發現逆向思維、聯想思維、演繹思維、發散思維、收斂思維等一系列現代科學創新思維方法的運用,這些方法論是習近平總書記創新思維方法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構成了對唯物辯證法的有效補充。

從人民群眾與歷史傳統中汲取智慧

堅持群眾觀點、走群眾路線,以人民利益為中心,從人民群眾中汲取創新智慧,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創新思維方法論的又一核心要義與基本品格。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中蘊含著不竭的創造力。改革開放近40年來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發展,改革開放中每一個新生事物的産生和發展,改革開放每一個方面經驗的創造和積累,無不來自億萬人民的實踐和智慧。因此,治國理政要以人民為本,始終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充分尊重人民的首創精神,廣泛聽取人民意見,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期待,並善於從人民的實踐創造和發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張,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要培育創新思維,不僅要拜人民為師,還要向歷史借智慧。縱觀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傳承和悠久深厚的文化傳統,不難發現,創新精神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稟賦。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的史籍書林之中蘊含著十分豐富的治國理政的歷史經驗,值得我們今天“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方面要認識到沒有繼承,就沒有發展,要堅持在繼承中創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由於時代條件的變化,我們不能簡單地將歷史文化傳統中的許多思想和做法移植到今天,這就需要對傳統進行創造性轉化,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表現形式,激發傳統智慧在當代的生命力和效用,從而完成由“返本”而“開新”的創新活動。正是基於對歷史傳統的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