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駝隊”風雨兼程

發佈時間: 2017-06-22 13:20:00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作者: | 責任編輯: 袁放

關鍵詞: 班列運輸,武漢鐵路局,國寶,編鐘,中歐

“國寶”坐上中歐班列

6月2日,一聲清脆的汽笛聲喚醒了武漢鐵路局漢西車務段吳家山站的清晨。裝載著“國寶”編鐘和舞美道具的X8017/8次列車緩緩開動,它即將經過漢丹線、焦柳線,由阿拉山口出境,駛往德國漢堡。

“大型音樂史詩舞蹈《編鐘樂舞》6月下旬將在柏林亮相,被譽為“國寶”的編鐘古樂,是楚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湖北省歌劇舞劇院院長盧向榮説。這批“國寶”編鐘是文化精品節目《編鐘樂舞》中的道具,仿製了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編磬、建鼓等數十件古樂器,重達四五噸。坐飛機去歐洲運輸價格高昂,坐輪船海上航行耗時又太久。“以前因為運輸問題,跨國巡演總是很難‘説走就走’”。盧向榮感慨道。

2012年10月24日,武漢開通了開往歐洲的中歐班列,現在編鐘可以搭乘這趟班列從武漢直達目的地,方便快捷,省時省力。湖北省歌劇舞劇院的編鐘、服裝和舞美道具等867件文化演出用品,也搭乘著這趟中歐班列去往歐洲,即將與歐洲觀眾見面。吳家山站貨運副站長李瑋説:“這也是‘國寶’編鐘第一次搭乘中歐班列(武漢)前往歐洲。”

本次列車編組50輛,除了國寶“編鐘”之外,還裝載著武漢及珠三角、長三角地區企業生産的電子元器件、服裝、日用品、機電産品。從2012年第一批中歐班列開通以來,中歐班列形成了安全快捷、綠色環保、受自然環境影響小等綜合優勢,已成為國際物流中陸路運輸的骨幹方式。“與空運比,運量大,成本低,運輸成本只有空運的1/5;與海運比,只有海運時間的1/4。中歐班列具有空運和鐵運的綜合優勢。”國家發改委西部開發司司長田錦塵説。

目前,“一帶一路”倡議正順利推進並已取得了顯著成效,在美國《福布斯》雜誌撰稿人韋德·謝潑德的眼中,中歐班列正在沿途停留的站點不斷催生出新的物流、工業和商業中心。加強“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將使資源要素流通更加順暢、利用更加集約,國家和地區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

換車才能接軌

5月13日,從浙江義烏出發的今年第1000列中歐班列,滿載著服裝、五金、家居産品等共50個貨櫃,緩緩停在新疆阿拉山口——中國和哈薩克邊境口岸。像往常一樣,工作人員把電氣化機車換成內燃機車,這輛內燃機車牽引行駛19公里,便到達了哈薩克邊境。只見工作人員將中方的貨物吊裝到哈方車輛上,火車也換上了哈方司機。不一會,班列再次啟動,向目的地西班牙馬德里駛去。

這一幕是中國班列在阿拉山口換軌的情景。説是換軌,並不是更換軌道,而是換車。這是中歐班列長途之旅的關鍵。因為中國和歐洲實行的鐵軌標準車輪之間的距離是1435毫米,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哈薩克使用的是前蘇聯時代的寬軌標準,車輪之間的距離是1520毫米,兩者相差85毫米。所以要想讓一列從中國出發的列車直達歐洲,途中就要換軌。

鐵路部門在阿拉山口中哈兩國的邊境火車站,辦理完貨物通關手續,對列車安全狀況進行檢測後,就要進行換軌。中哈在口岸都建有換裝庫,班列在哈方口岸進行換裝,換裝庫裏有兩國技術標準的兩條軌道。換好哈方的車輛和司機,中方車輛再開回來。另外,班列在境外運作時,為確保列車始終由熟悉路況的司機駕駛,班列每到國境線就會更換司機。

“二戰”之後,歐亞大陸上絲綢之路沿線各個國家的鐵路運輸由於種種原因從沒有被連成過一個整體。如果説,換軌解決了國與國之間軌道的差異,那麼前期準備和談判就是解決了國與國認知的差異。

重慶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副主任楊麗瓊説:“我們整整談判了大半年,就是在怎麼明確各自的責權利,怎麼使其他國家既要有積極性參與,還要讓他們在整個運作過程中,不能對我們的通道産生負面作用等,在這些方面確實想了很多辦法。”

終於,2011年1月28日,首列中歐班列“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正式開通。同年3月19日,“渝新歐”專列滿載重慶製造的電子産品從重慶鐵路西站出發,經過6個國家,行駛11179公里,耗時16天,最後到達目的地德國杜伊斯堡。該次運作實現了“渝新歐”國際鐵路大通道的全線開行。同時,也是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鐵路、口岸、海關的第一次全面合作。

“中歐班列的開通,實現了在重慶一次報關、一次查驗,全線全程‘開綠燈’,重慶就視同於邊境口岸,沿途經過各個國家再也不需要查驗。” 楊麗瓊説。

     1   2   3   4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