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難忘的時刻,是1997年7月1日,看著英國的國旗降下來,我們的五星紅旗升上去。一個60歲的人,盼望著的一個時刻,香港回歸祖國了……這是非常興奮的時刻,很感動、很感動。”

下月將滿80周歲的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近日在香港接受中央媒體聯訪時,對20年前香港回歸祖國的歷史瞬間記憶猶新。

  董建華 資料圖。中新社發 洪少葵 攝

作為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1997年上任時深知“責任重大”,因為“‘一國兩制’是一個不可以失敗的事業”。面對亞洲金融風暴、SARS(非典型肺炎)疫情對香港的衝擊,他帶領香港民眾,在中央政府的支援下,克服各種困難。

董建華還記得,SARS時期香港街上鮮有行人,大家出門都帶著口罩,樓價跌了很多,經濟也萎縮了。

SARS過後,香港特區政府希望中央開放內地民眾來港個人遊,以拉動經濟發展。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曾問董建華,假如有很多遊客,香港吃不消怎麼辦?要不要再考慮下?

20年過去,董建華認為,內地民眾來香港個人遊,整體來説對香港還是好的。

回顧20年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董建華説,絕大多數香港人知道“一國兩制”的落實對香港的重要性。這是國家的大事業,香港市民都支援。但在落實過程中要經常提醒自己,有了“一國”才可以有“兩制”,不能只關心“兩制”而忽視“一國”。

董建華看到,在“一國兩制”下,20年來香港民眾的生活習慣沒有改變,大家很自然地過日子,社會在穩定地發展,香港的法治依然很牢固。

他也注意到,香港講普通話的人多了很多,大家開始去了解和接觸國家,香港同國家的關係發展得很快、很好。“以前香港的經濟要靠同美國和歐洲的貿易,現在香港的經濟發展更多地是依賴內地。”

20年來,香港與內地的交流合作不斷深入。對於兩地民眾偶爾發生一點小摩擦,董建華也看在眼裏。“我是上海人,也是中國人。其實我們大家都是中國人,同一個根,所以問題並不會太大的。”

展望未來,董建華認為,香港要處理好房屋供應、貧富差距、年輕人向上流動機會等問題,但他比較樂觀,“對香港未來很有信心”。

他説,香港可以在國家發展過程中繼續扮演對國家和香港都好的角色,香港的金融界等可以發揮優勢作用。

董建華還指出,香港青年要增加對祖國的歷史、文化及發展的了解,要認識瞬息萬變的世界。要在香港這樣一個開放型的社會立足,如果不了解世界,“自己怎麼在成長的過程中分到一杯羹?”

他認為,香港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要思考如何做好中西文化融合的工作,這對世界不同民族的融合會有很大幫助。

“我是一個80歲的老人,這還是我一個夢。希望這類事情能在香港做好。”他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