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互聯互通協調發展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要實現打造世界級灣區的目標,未來還需要在粵港澳三地間形成良好的協同發展機制。

資料顯示,粵港澳大灣區由“9 2”組成,即廣東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惠州、江門、肇慶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土地面積佔全國的0.6%,經濟總量佔全國的12.4%,常住人口占全國的4.9%。

譚志源表示,要做好功能定位、實現互聯互通、打造優質生活圈,實現錯位發展、互補共贏;做好基建、生産要素、資金以及通訊的互聯互通;打造一小時或兩小時的粵港澳大灣區生活圈,方便人員流通往來,最終打造對外開放新格局,面向世界開放整個灣區。

上述論壇發佈的《創新驅動與都市轉型:打造中國的世界級灣區》報告指出,從區內軟硬體環境上,未來應加強便利化硬體建設,優化完善粵港澳人員簽注政策,提升貨物通關便利化水準,便利實驗設備和材料跨境通關,放寬科研資金跨境使用限制;在制度上,則應制定在公司註冊、準入限制、稅收等方面的同等待遇,以及在就業、社保、醫保、教育等方面的同等待遇等政策。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建議,以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三個自貿試驗區,加上香港和澳門,建立大灣區自貿區聯盟,在對外開放和創新發展上先行先試,之後在粵港澳大灣區內推廣經驗,並在時機成熟時,將相關措施和經驗在全國範圍落地。

馬化騰表示,希望三地政府建立長效機制,把競爭的心態化為合作的心態,向海外市場、向全球要人才。建立灣區人才引進計劃,推出灣區“綠卡”,讓人才流動更加方便。

新世界發展執行副主席兼總經理鄭志剛則建議,整合區域內學術資源,加強基礎科學和技術研究,同時培育統一的創新文化,形成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環境,以此吸引全球人才。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