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與記者交流。

競選口號與“一帶一路”實現“五通”的想法一致

記者:您在競選的時候以“同行”作為競選口號。它的具體含義是什麼,與誰同行,如何同行?

林鄭月娥:之前有一段時間,有人感覺到香港社會比較分裂,好像大家意見很不同,很難同心做一件事情,所以我提出了“同行”這個口號。它的英文還有一層意思:增強聯繫。正如國家“一帶一路”構想中實現“五通”的想法,其內涵轉化到香港社會同樣適用。具體來説,就是要增強政府與市民的聯繫、特區與中央和內地的聯繫,也要加大與海外的聯繫,比如簽訂自由貿易、金融合作協定等。

記者:管治一個地方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程,有句俗話叫“按下葫蘆起了瓢”。您上任後如何顧及各方訴求,獲得最佳的施政效果?

林鄭月娥:在我的競選口號“同行”以下,還有三個關鍵詞:關心、聆聽、行動。政府必須關懷各界,多方聆聽,積極作為。上任之後,我會跟各界保持緊密聯繫,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無論是教師、社工、醫生還是商界,特別是商界裏的中小企業,我們都會認真了解其需求,制定有利於他們發展的政策,並落實到行動上。

對行政與立法機關“建立良性的互動關係有信心”

記者:這幾年香港行政與立法關係有時候顯得緊張,您會為改善這種關係做哪些嘗試?

林鄭月娥:行政和立法有一些緊張的關係無可避免。立法機關的一項職能就是監督行政機關,所以很難要求所有的立法會議員和特區政府的看法完全一致。但行政與立法機關都是為了給市民辦事、為市民福祉服務的,只要兩個機關有暢通的溝通渠道,加強相互了解,開展積極討論,就能找到一個妥善的方案。選舉後,我用了一些時間與立法會議員溝通,談得蠻好的。儘管有些議員在某些事情上和我想法不一樣,但通過溝通也能增進共識,在一些方面達成一致意見。先易後難吧,我對兩者建立良性的互動關係有信心。

“有所作為,政府才能做得更好”

記者:近年香港GDP在全國的佔比變小,有人認為,相比鄰近一些高速發展的地方,香港顯得“原地踏步”,您覺得這種説法成立嗎?

林鄭月娥:香港的經濟屬於比較成熟的形態,要求它每年實現大幅度的增長是比較困難的。當然我對香港現在每年2%左右的經濟增長也不滿意,希望可以做得更好。為此,我在競選的時候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和措施。政府角色方面,以前強調香港是個自由經濟體,政府最好不干預,但是現在要增強香港的競爭力,應該“兩隻手都要動起來”:一方面是發展市場經濟、守護自由體系,另一方面政府必須有所作為。比如,要增加本地的科研投入,鼓勵企業投放更多資源,政府在稅務上就要提供支援;要吸引更多專才到香港服務,入境政策及其配套措施就要跟上。有所作為,政府才能做得更好,發展才能更有保證。

“香港的公務員團隊非常優秀”

記者:您在政府任職36年,在很多個重要崗位工作過,對香港18萬公務員團隊怎麼評價?

林鄭月娥:香港的公務員團隊忠於職守,非常優秀。由於中央授權香港高度自治,這裡的很多情況比一般的地方要複雜些。我們要貫徹執行國家的政策,也要制定執行特區的政策,包括守護好這個國際大都會的優良秩序,地方雖小,管理的事情卻非常多。我對香港的公務員包括紀律部隊非常讚賞。但也要看到,現在公務員面臨一個很大的挑戰,在使用科技方面,在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服務需求方面,都要求香港公務員不斷創新,能在資源限制下有效地回應市民的訴求。

記者:在正式就任行政長官後,您會把施政重點放在哪些方面?

林鄭月娥:我在競選期間提出有三個方面需要優先處理,未來施政重點也在這些方面。第一是土地房屋。香港的房地産太貴,很多市民難以買房,這會影響社會穩定。其實土地房屋已經是本屆政府的重點,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未來五年還得加大力度。 第二是教育。教育是百年大計,是香港未來發展最重要的投資。第三是經濟發展。這三方面都非常重要。還有,香港已進入老齡化社會,未來20年,65歲以上人口數量還要翻一番。怎樣讓老人得到更好的醫療和照顧服務,也是我非常關注的。

“同心創前路,掌握新機遇”

記者:如果寄語香港未來五年的話,您會用哪一句話告訴人民日報的廣大讀者?

林鄭月娥:今年是香港回歸20週年,在我擔任政務司司長時,統籌所有的慶祝活動。當時我選了這麼一句話來表達在香港回歸20週年時對未來的期盼,那就是“同心創前路、掌握新機遇”。所以我希望用這句話來勉勵我們自己,也送給人民日報的廣大讀者。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