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中國首款國際主流水準的幹線客機C919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首飛。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破冰船”與“火車頭”
2014年8月18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上,習近平明確要求:“要抓緊出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政策和部署,抓緊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再選擇一批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工程,集中力量、協同攻關。”
十八大以來,一系列重大工程猶如“破冰船”,鑿冰開路,為我國在諸多高科技領域的探索打開了通道,具有首創之功。
以中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為例,它的成功發射和在軌運作,將有助於我國實現國家資訊安全和資訊技術水準跨越式提升,對於推動我國空間科學衛星系列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再如6月15日發射成功的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慧眼”,將使我國在X射線空間觀測方面具有國際先進的暗弱變源巡天能力、獨特的多波段快速光觀測能力等,推動我國高能天體物理研究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産業改造升級、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解決區域間、産業間發展不平衡問題,重大工程猶如“火車頭”,發揮著巨大的牽引作用。
C919,我國首次按照國際適航標準研製的150座級幹線客機,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顯著改善了我國民用航空工業發展的基礎面貌,併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鍛造了一條蘊藏巨大潛力的産業鏈。
火車一響,黃金萬兩。中國高速鐵路“四縱四橫”鐵路網的基本形成,極大地激活了沿線的人流、物流、産業和資訊流,帶動了區域協調發展。對滇桂黔、秦巴山、大別山等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的脫貧攻堅,更是起到了重要的基礎保障作用。
習近平把科技創新作為“先手棋”,強調要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大的突破。對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習近平指出:“‘全面’講的是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
實現突破,靠的就是重大工程“破冰”;實現“全面”,需要重大工程這一“火車頭”的帶動和指引。
重大工程,牽引“中國列車”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