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重慶兩江新區的賽伯樂移動網際網路孵化園內,創業者正在討論。 記者 吳陸牧攝

去年5月,重慶兩江新區作為區域示範基地入圍首批28個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名單,創新創業環境持續提升。

通過統籌産業鏈、創新鏈、資金鏈和政策鏈,兩江新區逐漸構建起開放式“雙創”生態,經濟提質增效的內生動力明顯增強,逐步向長江上游創新中心和西部創新中心“窗口”邁進。

搭建“雙創”平臺

完美世界、愛奇藝、騰訊、豬八戒網……重慶照母山下,兩江新區網際網路産業園裏,一幢幢網際網路企業大廈矗立在青山綠水間。幾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地,如今已經成為重慶網際網路創新創業高地,集聚了300多家科技創新型企業,每天都有許多創意産品從這裡誕生。

1200平方公里的兩江新區從整體上構成了一個創新創業大平臺,“雙創”的生動實踐則具體落腳在核心區、功能區以及各類吸納創新創業的空間載體上。

目前,類似網際網路産業園這樣的創新創業平臺在兩江新區還有很多。近年來,兩江新區圍繞智慧製造、汽車産業、通用航空、生物醫藥、網際網路及服務貿易等重點産業領域,佈局形成了包括照母山科技創新城、雲計算産業園、留學生創業園、水土高新園等在內的多層次、多領域“雙創”平臺,聚焦新興産業和創新型初創企業,培育全社會“雙創”的內生動力。

在兩江新區水土片區,面積9萬平方米的科技創新中心已經落成,正圍繞雲計算大數據、網際網路、電子資訊、機器人、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等産業開展創新創業和項目孵化。如今,華數機器人、光遙光電、微眼航空等一批高新項目已經在這裡落戶投産。

除了政府主導的孵化園,兩江新區還引進專業孵化機構為創客服務。比如,網際網路産業園裏的騰訊(重慶)眾創空間,不僅為創客提供辦公場地,還建立導師和輔導員隊伍,每個月舉辦至少4次創業輔導培訓活動,助力創客創業。

兩年前,重慶小金人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立,只有兩張辦公桌,不到10個人,專注汽車到府保養服務。如今,小金人公司在兩江新區的賽伯樂網際網路孵化園租下了一整層樓,員工近200名。27歲的公司創始人劉真海説:“孵化園裏創客集聚,還成立專門的管理部門,為創業人員提供工商登記、融資服務等創業服務,這些都有利於創新創業。”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兩江新區目前已建成騰訊(重慶)眾創空間、西遊匯移動遊戲眾創空間、易一網際網路金融眾創空間、豬八戒文化創意眾創空間、賽伯樂(重慶)眾創空間等多個專業孵化園,總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入駐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超過200家。

兩江新區還力推“一樓一産業,一樓一生態”的平臺建設模式,幫助創業者在一棟樓裏實現從創意、創業、孵化到加速發展的成長。走進兩江新區工業開發區,一座座創新型樓宇正在崛起。在這裡,建築面積100萬平方米的聯東U谷“兩江新區國際企業港”、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的天海星“兩江數位工坊”、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的“大地工谷企業公園”等科技企業加速器項目建成投用。

創造“雙創”生態

1000家,這是兩江新區目前的“雙創”企業總數。為何選擇兩江?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回答,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兩江新區有著良好的“雙創”生態,增強了創業創新者試錯的底氣和勇氣。

2年前,24歲的楊欣玥放棄了美國矽谷的高薪待遇,來到兩江新區創辦了重慶安爾伴家科技公司,致力於打造智慧社區平臺。“在這裡,我找到了曾在矽谷感受到的創業文化和創業氛圍。”在楊欣玥看來,兩江新區不僅為創業者營造了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環境,而且實現了資訊、人才、資本在大學、創業公司和大型企業之間的流動和再配置。

兩江新區科技創新局局長楊春林告訴記者,兩江新區當前正在積極探索“網際網路 眾創空間”“龍頭企業 眾扶平臺”“孵化器雙創企業”“高校企業平臺”等“雙創”模式,構建良好“雙創”生態鏈。同時,打通政産學研用協同創新通道,鼓勵資源共用與合作,引導科研基礎設施、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構建開放式“雙創”體系。

資金是橫在創業創新者面前的一道坎,如何為“雙創”掃清資金障礙是兩江新區探索解決的重點。兩江新區管委會出資10億元設立“兩江科技創新專項資金”,與多家銀行合作,推出科技創業貸、科技擔保貸等科技金融産品,同時還設立移動網際網路、文化創意等7隻股權投資基金,基金總規模達到17.5億元。

以簡政放權為核心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動兩江新區最大限度為“雙創”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兩江新區依託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園區公共服務平臺等,在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人才流動、加強協同創新、推進開放共用等方面建立“雙創”政策集中發佈網路體系,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里”。

高水準人才隊伍是“雙創”的核心要素。兩江新區不斷完善雙創人才保障體系,針對“高、精、尖、缺”人才推行“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的工作機制。當前,兩江新區正在推進人才高地建設工程,按照計劃,到2018年將集聚10名以上科技頂尖專家,培育100名以上創新型企業家,引進1000名以上高水準雙創人才,引領1萬名以上青年大學生創業就業,帶動10萬名以上社會就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