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利川莼菜進入採摘期,採莼人在田間忙採摘,供應各地市場。在涼霧鄉莼菜基地,一彎彎莼菜田,像綠色的五線譜,採莼人如同跳躍的音符,奏出收穫的讚歌。
狀如魚髓蟹脂,食之柔滑脆嫩,利川莼菜被譽為“水中碧螺春”。這種珍貴的水生蔬菜,含有豐富的膠質蛋白、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不僅吸引遊客前來品嘗,還暢銷“一帶一路”沿線多國。
利川莼菜種植面積達3萬多畝,種植面積全國第一,已擁有各類莼菜生産企業30余家,在莼菜加工方面做了大量探索。
利川汪營鎮的山野食品有限公司,倉庫裏存儲莼菜原料堆積如山,工人們正忙著生産、包裝産品。公司負責人瞿億州介紹,夏天到來,莼菜産品走俏。開採半個月來,公司共加工180噸莼菜産品,暢銷日本、南韓、英美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創匯300多萬美元。下一步,山野公司還將前往哈薩克、捷克等國家宣傳推廣
莼菜對水質要求很高,不能在污染的水體中生長。利川市位於神秘的北緯30度,地處巫山山脈與武陵山脈的交會部,境內平均海拔1212米,氣候獨特,有適宜發展莼菜産業的先天優勢。
1986年,中央電視臺記者到利川采風,在佛寶山拍攝了一組野生莼菜原始群落的畫面,播出後引起世人的關注。隨後,各級媒體不斷報道利川莼菜的特色。
1988年農業部撥款支援利川莼菜基地建設,實施莼菜産業化。至1992年,利川市有莼菜基地1.2 萬畝,莼菜加工廠兩座,年産成品莼菜1800余噸,創産值2000多萬元。
1995年,國家農業部、中國營養學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百家特産之鄉命名大會”,利川市被授予“中國莼菜之鄉”榮譽稱號。
1998年,利川市將莼菜列為全市六大支柱産業之一,並在政策、資金、技術等予以重點扶持,該市莼菜産業步入快速發展期。
今年,利川成功續報“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産基地”60萬畝,其中莼菜基地面積達3萬畝。2011年,利川“山野莼菜”獲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有機食品認證,成為當地最富盛名的地方特色農産品之一。
近年來,利川市把涼霧鄉莼菜基地建設納入全市秋冬農業綜合開發示範樣板建設範圍,投入資金,改善當地莼菜基地的基礎設施。通過能人引領、合作社示範、土地流轉等方式,採取“公司+基地+村委會+貧困農戶”模式,與山野、多仁多等企業合作,搭建起農戶參與收購、銷售的發展模式,莼菜産業鏈健康穩定發展。
至此,利川莼菜産業向標準化、産業化方向快速邁進。目前,莼菜成為本地重要的特色支柱産業之一,種植莼菜也成為當地農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
2015年以來,一條相遇相知共同發展之路帶來了無限機遇。利川作為湖北省的西大門,人口數量居全州第一,國土面積居全省第三、全州第一,天然氣、石膏礦蘊藏豐富,旅遊資源特色鮮明,區位優勢明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底蘊深厚。隨著交通瓶頸的打破,利川的區位優勢進一步凸顯出來。
去年,利川積極參與了“一帶一路”産業對接湖北行活動,利川金利茶葉有限責任公司與沿線埃及、迦納等國家和地區政府部門官員開展現場諮詢和對接,為“走出去”做大做強創建了平臺和機遇。
得益於這一機遇,利川莼菜搭乘“一帶一路”平臺,銷往沿線多國。近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開啟了新的篇章。搭乘“一帶一路”,未來,利川山藥、黃連、蔬菜等特色産品將開拓更廣闊的銷售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