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8歲的祝平輝在技校畢業後跟同村的老鄉來到桂林打工,成為了一名普通的“農民工”。剛到工地時,沒有經驗的祝平輝只是一個助工,在抹灰師傅的指導和帶領下,兩個月後,祝平輝正式成為了一名抹灰工。到現在為止,祝平輝已經在建築行業幹了整整二十年,在這二十年間他一步步從最初的“菜鳥”,成長為了一個“行業尖兵”。

2009年,祝平輝在山東濟南舉行的全國建築業抹灰工職業技能大賽中榮獲一等獎,2015年當選全國勞動模範,2017年當選全國“最美職工”。他最常説的一句話是:“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

  “抹灰狀元”祝平輝。圖片由本人提供

二十年堅守從助工變成“抹灰狀元”

建築一線的工作十分辛苦,風吹日曬,每天都與水泥砂漿打交道。抹灰工作的勞動強度尤其大,工作時間長每天經常工作十個小時以上,在趕工期時,甚至連星期天都不能休息。有許多和祝平輝同期來到工地的工友都因為吃不了苦先後轉了行,但是祝平輝卻堅持了下來,這一幹就是十幾年。十幾年間,幹這行的年輕人走了一批又一批,但祝平輝不為所動,悶聲不響地苦練抹灰技術。儘管平時的工作已經很累,但是他仍然經常在休息時間拿著水泥桶和抹灰刀一遍遍地練習。

在工作上,祝平輝對自己的要求十分嚴格。每次進行抹灰前,他總要認真確保所用的砂漿混合比例符合要求,並按照分項工程品質檢驗評定標準隨時自我檢查,保證工程品質,努力做到一次合格,減少返工造成的損失。就算是在趕工期,祝平輝也將“慢工出細活”這一準則實施到底,寧願加班加點也不願意湊乎交工。

就是這樣,祝平輝的抹灰技術和工作態度逐漸得到了公司的認可,他抹的墻成了“免檢墻”,他的“免檢墻”作為公司的樣板墻供其他工友們參考學習。“在我的潛意識裏我覺得我做出來的就是一件作品,被別人認可,被別人欣賞心裏面還挺有成就感。所以我就更喜歡這個行業,更喜歡去研究這個行業。”不善言辭的祝平輝略帶驕傲地説。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