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主題主線。黨的十八大報告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作出“五位一體”總體佈局。新佈局中,生態文明建設是十八大提出的新部署。寧夏作為西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一定要統籌規劃和實施環境保護,實現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自治區黨校教授魏向前

  相關新聞

  美麗的蛻變

  立夏時節。年近五旬的彭陽縣紅河鎮何垣村農民陸志俊坐在涼亭裏,看著小夥子們打籃球。不遠處的空地上,女人們正在跳廣場舞,老年人則在健身器械上鍛鍊。

  “變化天翻地覆。”陸志俊説。過去,村裏人多住在窯洞裏,如今住上了寬敞的大瓦房,周邊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春天花滿枝,夏天樹成蔭。

  曾經破舊的何垣村,如今變成基礎設施好、生態好的美麗新農村,吸引不少村民返鄉創業。

  王恒曾為銀川市一家養雞場售賣玉米,看養雞效益好,返回何垣村發展養殖。今年已發展到近萬隻,成為遠近聞名的養雞大戶和致富帶頭人。

  “咱們村環境好,飼草足,非常適合養雞……”王恒動員村民養雞,習慣拿這句話開頭。

  村民冶萬財,用另一種方式成為“美麗”村容的維護者。

  冶萬財養牛70多頭,每天産生不少牛糞。為了不污染環境,他用牛糞做肥料返田,作物長勢喜人,在致富與保持整潔村容之間找到最為簡單的迴圈經濟發展模式。

  “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何垣村的村民們悟出了這個道理:生態好,産業興,群眾富,村莊美。

  何垣村的今天是寧夏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寧夏先後出臺了《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環境保護行動計劃》《全區環境保護行動計劃(2014年-2017年)》《全區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3年-2017年)》“三項環保行動計劃”,向群眾許下“美麗諾言”。

  如今,從空中鳥瞰寧夏,山川婀娜,勝似江南。東面打破了過去“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的咒語,鋪上了“草褥子”;西面騰格裏沙漠人進沙退,數十萬畝速生楊給沙海鑲嵌了一道“綠邊”;南大門山青水秀,六盤山區水草豐沛;北面揮手作別“沙走煤飛一身黑”的歷史,城在湖中、湖在城中。

  關鍵詞:“兩個一百年”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

  ——摘自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的講話

  解讀

  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根本目標。中國夢的具體內容就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中國夢”在黨與群眾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一個老百姓的夢。——自治區黨校教授魏向前

  相關新聞

  長征路·中國夢

  《總被歷史眷顧的地方》——這是楊文元去年出版的一本長征題材著作的書名。這個“地方”,便是同心。

  作為同心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會長,楊文元曾寫過多篇有關紅軍長征和西征題材的論著,並訪問過十余位參加紅軍長征的老將軍。在他心中,這些論著不僅是檔案、是史料,也是有生命力的,依然在今天發揮著獨特的價值引領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説,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就是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5月3日,楊文元邊整理桌上的長征史料邊侃侃而談。

  多年來,楊文元在“走好自己的長征路”上未曾有一時停歇:

  1986年,紅軍長征勝利50週年。他走上了調研路,對紅軍西征進行了搶救性口述歷史記錄;

  1996年,紅軍長征勝利60週年。楊文元開始從事黨史資料徵集和研究;

  2006年,紅軍長征勝利70週年。電影《同心》啟動拍攝,八一電影製片廠聘楊文元為黨史顧問。當年,在他的多方奔走下,同心縣紅軍西征紀念園建成,並躋身全國百家紅色景點;

  2016年,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楊文元出版兩本有關紅軍長征的著作,也是對30年研究心血的一個總結。

  退居二線後,楊文元有了更多時間。每年,他都要為各個學校的學生做七八場專題講座。每次,他都會以同樣的一句話來結尾:“希望每個人,都成為長征精神的傳播者。”

  “歷史、現實、未來是相通的。一個不記得來路的民族,是沒有出路的民族。在實現‘中國夢’的路上,仍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仍需要大力弘揚長征精神。”楊文元説。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