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輩子能做好拉胚這件事就行。”4月18日,在工作室的墻角默默做了很長時間的制陶師傅李紹榮抬起頭笑呵呵地説出了自己的願望。
一台手動的拉胚機、一把尺子、幾片竹片刮和幾隻細細的鐵皮小工具,這是李紹榮拉胚用的所有家當。
已近花甲之年的李紹榮是典型的傳統手藝人。現在榮昌陶博物館鴉嶼陶瓷工作室任職的他從18歲開始跟隨其師傅謝富全學習制陶技藝,至今已37年。長年累月下弓背前傾、雙肩聳起的拉胚姿勢讓李紹榮不可避免地患上了頸椎病,“哪怕是夏天,都必須在身旁放個那個熱敷,否則疼起來完全罩不住。”老人無奈地笑著,指著身後的熱水袋,轉身又見他手法嫺熟飛快地在陶器上上下下,讓人眼花繚亂。
李紹榮正在做的是手工拉胚,這是一種傳承性手工技藝,不但要求有高超的技藝,還需要恰到好處的手部力量,少則需要三五年的學習,多則需要十年以上的刻苦鑽研。現今,隨著注漿胚大量出現,熟練掌握手工拉胚並堅守這項古法技藝的人數已然從原有的百位數驟減至個位數,能掌握從制泥開始到最後燒制全部工序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而李紹榮就是這其中之一。從制瓷泥、上凳頭用鐵鏟子拍、揉泥,到拉胚、修胚,他從不允許自己因為趕時間、趕産量而忽略掉其中的任何細節。
讓人驚訝的是,五十幾年來,李紹榮只留下了林榮清這麼一位徒弟。“在他(林榮清)前後跑走很多人(學徒),看那裏,”老人指了指不遠處的作品陳列櫃裏的一些半成品,語調無奈又惋惜,“那些娃兒做的,看了心寒,丟了可惜。”複雜的情緒充斥著他的眼睛,“連我自己的兒子都跑掉了。”
也許因為繼人難尋,李紹榮能非常清楚地記得唯一的徒弟林榮清拜師的日子“2015年8月28日,”老人一掃先前略微沉重的表情,臉色紅潤得發光,“現在已經很少有年輕人能耐得住性子來學這個了,根本堅持不了,你説讓你捧一個月的泥土,還不一定做得出來,多枯燥啊,寂寞得很,所以難得有這麼一個娃兒願意跟著我,還堅持了兩年,我無論如何都一定要給他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