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火災紀念館成為旅行社推出的必遊路線之一。張磊説,來漠河旅遊的人,90%都會去火災紀念館。這座1988年為紀念城市復建而成的紀念館,也早已成為當地的地標性建築。
剛剛踏出飛機場,第一次遊覽北方的遊客王林(化名)便收到一份“森林防火宣傳單”。起初,他並沒當回事。當他在街上掏出煙,馬上被當地人告誡,“室外禁止吸煙”。這時,他才意識到,自己來到了大興安嶺。
在遊客中間,這也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張磊曾聽到,不少遊客調侃,其他地方室內禁煙室外吸,我們這裡室外禁煙室內吸。這也是大興安嶺的特色。
火災後,室外抽煙成為當地人的“禁忌”。
張磊所在的旅遊局會與旅行社和導遊一一簽訂防火責任書,要求告知遊客防火常識。
如今,旅遊逐漸成為漠河的支柱産業,去年,190萬遊客給漠河帶來18億元的旅遊收入。
林場轉型
植樹補救火後“傷疤”
漠河縣旅遊局局長張磊用“原來砍伐一片林子賣錢,如今看一片林子賣錢”來形容漠河轉型。同樣亟待轉型的還有大興安嶺的其他林場。
宮延華曾是古蓮林場的伐木工。上世紀90年代,他和工友根本忙不過來,一根連著一根地伐,木頭被一車車拉走。“有時甚至連擦汗時間都沒有”。但上世紀90年代末,他突然感覺閒下來,有時一天也沒事,很多人都閒著。
2010年,阿木爾地區依林林場甚至直接從山上整體遷至山下平原。廠長王輝説,後期,林場砍伐任務下降,更趨向植樹造林。劃定造林區域和任務量,再拉著工人上山植樹。
伐木工變成造林工。阿木爾林業局局長魯智勇對比了一組數據。1990年,林場一年伐木47萬平方米。那是林場的産量峰值。但2010年前後,每年的生産任務大多只有5萬平方米。微乎其微。
1998年,國家啟動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要求東北、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年調減木材産量751.5萬立方米。
在姚佔軍看來,1987年大火讓整個中國的森林資源遭遇重創。以前伐木,會保持採伐平衡,保證生長量大於消耗量。
著火點處,漠河縣防火辦書記莫慶春指著後側的山頭。筆直的白樺樹成行成趟,與另一側縱橫的原生林相比,顯得整齊有序。一年僅5個月的生長期,讓近30歲的它們仍顯矮小,與年齡並不相稱。莫慶春説,大興安嶺氣候寒冷,樹木生長緩慢。
直到2000年前後,災後的林區才全部植完。
新植彌補火後的森林“傷疤”,用了20年。
“5·6”森林火災燒燬4865萬立方米木材,佔可採資源的30%。趙曉剛説,按開發20年的消耗比,大興安嶺林區只能維持生産26年了。2014年,大興安嶺地區全面停止木材商業性採伐。
林場轉型迫在眉睫。
當聽説再也不能伐木,宮延華曾為生計擔心。現在,他還在林場,只是成了護林員,一天24小時住在管護站,防火、管護、保護野生動物。
阿木爾林業局副局長孫德海稱,曾經讓人驕傲的“林大頭”遇到困難。現在,藍莓成為漠河縣阿木爾林區新的增收突破口,但佔地僅50多畝,年收入不足百萬元。
魯智勇也用艱難形容林區轉型。交通不便、氣候寒冷。沒有替代的可觀收入,林區職工大多依靠國家補貼。普通工人年均收入也就2萬多。收入低也造成人員銳減。
但林區還在探索新的出路。姚佔軍説,大興安嶺生態資源豐富,發展林下經濟、第三産業,還要靠自己找出路。
(新京報記者 信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