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觀測大數據助力“一帶一路”空間認知

發佈時間: 2017-05-04 13:59:00 | 來源: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 李國慶 Silap Bopha 等 | 責任編輯: 劉芳奇

關鍵詞: 一帶一路,大數據,空間認知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連接歐、亞、非三大洲的“一帶一路”區域覆蓋了60多個國家和地區,它們之間不僅自然地理條件差別大,經濟社會發展水準也有很大的差異。作為國家綜合能力標誌的空間技術,在該區域也呈現兩極化趨勢——既有世界上最活躍的空間大國,也還存在大量沒有任何空間資産的國家。根據最新統計,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一帶一路”區域的國家和地區共發射地球觀測衛星443顆,其中歐洲發射了244顆,中國、印度分別發射了87顆和42顆,目前“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共擁有160顆在軌運作的地球觀測衛星

空間地球觀測技術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現代社會治理手段,隨著國際空間合作和地球觀測組織(GEO)等國際組織推動的數據民主和數據共用運動的發展,使用太空資源並不一定要擁有太空資産,掌握衛星遙感數據的分析處理和應用技術也可以在數據共用的條件下形成一定的空間應用能力。由於遙感數據龐大的數據量和複雜的數據分析技術等門檻,使得這種能力的建立依賴的又恰恰正是發展中國家所缺乏的資訊基礎設施,在這些發展中國家開展基於遙感觀測的社會經濟管理決策,首先要通過數據共用來獲取國際上其他國家提供的遙感數據,同時還要在低速網路中下載國際上共用的TB級遙感數據,並在低計算密度的電腦終端上進行海量數據的線上分析處理,其難度非常大,往往很難實現。

根據空間地球觀測能力和地面遙感數據應用能力這兩個指標,“一帶一路”區域的國家和地區呈現為數據豐富國家和數據貧瘠國家兩大類,其中數據豐富國家佔大約30%,數據貧瘠國家佔大約70%。區域可持續發展要求區域內國家和地區協同和同步發展,這就要求“數字絲路科學計劃”要將提升數據貧瘠國家的空間應用能力作為首要和基礎性的任務來解決。

合作進展

基於“一帶一路”區域國家和地區在空間地球觀測能力和地面遙感數據應用能力方面的差異性,以及目前國際上在該區域已經開展的數據共用工作,“數字絲路”國際合作計劃(DBAR)設立了地球大數據(DBAR-DATA)工作組來推動本地區地球觀測數據支撐能力建設工作,以此來克服“一帶一路”區域數據豐富國家和數據貧瘠國家之間的數據鴻溝,提升數據貧瘠國家的空間應用能力,支撐該區域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目前已經有中國、義大利、西班牙、英國、寮國、泰國等國的專家參加了DBAR-DATA的工作,代表中科院、國家氣象局、國家超算濟南中心、中科遙感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寮國科技部、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歐洲聯合研究中心、義大利科學院、西班牙isardSAT公司等空間數據服務和應用機構。

 目前國際上和“一帶一路”覆蓋區域有大量的相似國際項目和國際組織,“數字絲路”國際計劃的數據共用工作要充分認識工作重點,明確差異性定位,積極聯合綜合地球觀測組織(GEO)、東盟航太科技會議(SCOSA)、亞太空間合作組織(APSCO)等其他國際組織和國際合作計劃,通過共同設計和共同成果的方式來形成切實的實施路線,匯聚合力來搭建“一帶一路”遙感大數據平臺體系。工作組的關注點應該放在解決區域發展中國家在遙感技術應用中的最急迫問題和最現實困難上,實質性地提高他們的應用能力。

 東盟地區是全球經濟增長和人類發展最快的區域之一,但是長期受氣候變化影響、大規模自然災害(如乾旱、洪水、地震、海嘯、颱風、火山爆發、海平面上升、熱浪)影響以及人為災害(如石油溢出、霾/煙)影響,也面臨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壓力。東盟高度重視空間技術和遙感數據在解決上述問題中的作用,非常希望加強與“數字絲路”科學計劃的合作,加強DBARSCOSA等空間合作平臺的對接合作,在優先領域(包括城市發展、災害風險管理、農業和農村發展、環境和自然資源、水、能源)中發揮空間技術的作用。

1   2   3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