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臺超越早期經典電腦的光量子電腦已在中國誕生,中科院量子資訊和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5月3日在上海發佈的這個消息驚動了世界。

這是一台什麼樣的電腦?傳説中可“秒殺”現有電腦的量子電腦何時能走入現實?請看《經濟日報》記者從上海發回的報道。

中國量子:奠定“量子稱霸”基礎

什麼是量子電腦?當某個物理裝置運算、存儲和處理的是量子資訊,運作的是量子演算法時,它就是量子電腦。

量子電腦是國際研究熱點,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們為之設計了多種技術實現路徑,其中,國際學術界在基於光子、超冷原子和超導線路這3種體系的量子計算技術發展上總體較為領先。也就是説,現在進展最快的有3類量子電腦:光量子電腦、超冷原子量子電腦、超導量子電腦。

我國科學家5月3日發佈的量子電腦成果,其實是兩個,分別屬於光量子電腦和超導量子電腦範疇。

在光量子電腦領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陸朝陽教授領導的團隊,研製出一種操控5個粒子(即5個光量子比特)的光量子計算原型機,在完成“玻色取樣”任務時,它的速度不僅比國際同行之前所有類似實驗的最高紀錄加快至少24000倍,同時,通過和經典演算法比較,也比人類歷史上第一台電子管電腦ENIAC和第一台電晶體電腦TRADIC的運作速度快10倍—100倍。

“玻色取樣”是計算複雜度隨著粒子數的增加而指數增長的一類數學問題,特別適合用量子電腦來計算。

“與我們這臺超越早期經典電腦的量子計算原型機比起來,之前報道過的同類量子電腦只是沒法實用的遊戲機。”潘建偉説。

5月2日,該研究成果以長文的形式線上發表于《自然·光子學》。審稿人評價稱,中國科學家“建造出了第一代量子電腦,是量子電腦中的ENIAC”(ENIAC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台電子管電腦)。

國際學術界將量子電腦計算能力超過現有經典超級電腦的目標,稱為“量子稱霸”。中國的這臺光量子電腦,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經典電腦的光量子模擬機,為人類最終實現“量子稱霸”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玻色取樣”任務中,目前最快的超級電腦能處理約45個粒子。“我們計劃在今年年底實現大約20個光量子比特的操縱,對玻色取樣問題的計算能力就能超越現有最好的商用CPU電子電腦。”潘建偉説。

在超導量子電腦領域,我國科學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超導體系,2015年,谷歌、美國航空航太局和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宣佈實現了9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高精度操縱。這個記錄在2017年被中國科學家團隊首次打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朱曉波、浙江大學教授王浩華的研究團隊和陸朝陽、潘建偉等合作,自主研發了10比特超導量子線路樣品,成功實現了目前世界上最大數目的超導量子比特的多體純糾纏,並通過層析測量方法完整地刻畫了10比特量子態。

“簡單地説,我們做出了10個量子的超導量子電腦CPU晶片,並用它演示了求解線性方程組的量子演算法,證明了通過量子計算的並行性加速求解線性方程組的可行性。”朱曉波告訴記者,相關量子演算法的成果已經過審,即將發表于《物理評論快報》。目前研究團隊正在致力於20個超導量子比特樣品的設計、製備和測試,並計劃於今年年底前發佈量子云計算平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