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舟一號資料圖(航太科技集團五院512所 高劍 攝)
4月20日,中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順利發射成功。4月23日,天舟一號與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成功交會對接。空間實驗室任務的順利實施,標誌著中國正穩步邁向“空間站時代”。
據悉,天舟一號由航太科技集團五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在海南文昌文星發射基地發射,升空後由北京飛控中心進行全程監測和控制。“天舟一號”航太任務成功的背後,是一群奮力拼搏的中國航太人,一步一個腳印,自主創新、自力更生創造出的纍纍碩果。
航太五院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總體研製團隊中就有這麼一群年輕人,他們有的從二十八九歲開始便和天舟結緣,從藍圖到首飛,伴隨天舟成長。他們用六年的苦功實幹把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在方案裏畫了出來,在廠房中造了出來,在火箭上豎了起來。他們用自己最寶貴的年華、不悔的青春托舉起了這艘承載著中國載人航太工程未來的希望之舟。
“閉關”一個月載人航太只爭朝夕
任何一項複雜的航太任務都離不開科學週密的頂層設計,而系統總體團隊正是負責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總體研製的頂層設計。
六年寒暑,系統總體的工作貫穿型號始終。在立項論證階段,系統總體團隊在繼承神舟和天宮的基礎上,需要拿出高水準天舟方案;在初樣階段,團隊並行完成全密封、半開放兩種構型貨船的詳細設計方案,為未來的貨運飛船的型譜化“定型”;在成功完成貨船初樣力學、熱學、電磁相容性、大系統聯式等大型試驗後,團隊又開始緊張的雙線作戰,一部分設計師奔赴文昌基地開展全密封構型船合練工作,另一部分則留在北京繼續深入開展半密封構型船研製試驗……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系統方案、飛行方案、技術狀態、大型試驗、技術流程、可靠性安全性、貨物裝載等,全部由這支隊伍負責完成。毫不誇張地説,系統總體團隊集中了大部分的天舟一號創造者,是他們的集智攻關讓天舟從方案走向投産,從大型試驗走到型號首飛。而組成這一團隊的“老天舟”就是一群最小32歲、最大35歲的年輕黨員。
在外行看來,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發射成功,很多人看到的可能是太空加油的壯舉,但對於航太人來説,貨船內在的提升,才更讓他們自豪。載人航太器總體研究室副主任張健表示,系統總體團隊為貨船設計了全新的軌道,這種軌道更省燃料、對接適應能力更強。
在每一次飛船研製轉入新階段之前,系統總體團隊都會有一次“集同”,就好比閉關修煉。讓張健印象最深的是天舟一號出廠前那次,九個同事在一間會議室裏把自己“與世隔絕”,從早上八點一直幹到後半夜,一幹就是一個多月。這一個多月裏,家遠的同事為了節省時間,索性住在單位附近,半夜肚子餓了大家就吃點餅乾麵包。
團隊在“閉關”中系統總結驗證、檢查産品狀態、開展任務準備,把148項系統級試驗項目的海量數據一點點查過去,把飛行任務中107項關鍵事件、4800余項指令級動作和328項飛控預案一個個推演過去……一路走來,他們沒有歲月靜好,更多的是披星戴月,伴著追趕時間的僕僕風塵,他們在載人航太的進程中贏得了信心,更贏得了設計未來的能力。
天舟一號發射成功,電測現場工作人員合影歡慶。
核心元件國産化用強弱電詮釋人生
電總體團隊負責幹什麼?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凡是和“電”沾邊的項目,他們都管。從能源系統、資訊系統、軟體頂層設計再到電磁相容性設計,于磊、李光日、王靜華、王宏佳、孫犇各自獨當一面,從開始和天舟一號打交道起,他們就付出了常人想像不到的辛苦。
無論是100伏高壓全分散配電系統和高壓鋰電池的應用,還是貨船“天基”為主的測控體制和內部乙太網高速資訊系統,再到針對載荷單獨規劃出供電、資訊流,從強電到弱電,電總體團隊要建立的,就是一套套全新的電子和資訊系統。“無法借鑒,從零開始。”主任設計師于磊説。研製之初,合格的供電電源模組,符合要求的高速傳輸導線都找不到,他們跑遍了廠家,做足了各種試驗,就是為了給未來鋪路。
沒有合乎要求的國産電源,團隊就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聯合廠家共同研製。最終,天舟一號在國內航太器上首次採用了國産100V厚膜電源模組,這種電源模組突破了國外封鎖限制、應用在了整船所有的關鍵電子單機上,奠定了100V高壓傳輸的基礎、優化了整船幾十公斤的配電設備和電纜重量、推動了航太器核心元器件設計的國産化進程。
天舟一號電測現場
進入正樣階段,工作目標又變成了提高健壯性和可靠性。為了讓自己徹底放心,在總體電路分系統設計人員王林濤和李慧軍幫助下,團隊晚間工作結束後,開始對整船上萬個節點的阻值進行一一測量,一幹就是連續幾天的通宵。這樣的測試,他們在加電之前又做了一次,船上設備軟體升級後,他們又做了第三次。于磊自豪地介紹:“從最初開始,整船加電就很讓人放心!”
自2016年11月初到2017年4月,五個多月以來,整船加電超過1900小時,折算出的平均每天10個多小時背後,是長期連續無休、每天總長超過12小時的工作,而這些只算是電總體工作的一部分。于磊説,只要貨船連著一點電,他的團隊就一定在。
六年磨一劍 “數字天舟”成現實
機械總體負責的工作有的直達頂層,也有的精細到部件,而這個團隊的核心成員只有三個年輕人——賈東永、郭軍輝和韓彬。
成百上千名設計師、在一個統一搭建起來的數字平臺上,按照通用的規則,遵照各自的許可權,對自己所負責的部分進行設計,沒有紙質圖紙文件、不用人工審簽。通過數字流程,“數字天舟”的數據被傳輸到製造設備上,就可以製造出真實的各種結構、部件、管路……這曾經是略帶憧憬的未來,而這條通向未來的必經之路,就是由機械總體團隊打通了。
六年來,在老專家的指導下,機械總體團隊開創了很多“革命性”的先河,其中之一首推三維數字化研製。賈東永自豪地説:“我們現在協調工作,都不帶紙質文件,直接打開電腦對照模型討論。”
讓機械總體同樣自豪的,還有他們的貨運保障設計。貨運飛船是一個嶄新的型號,大到裝載方案、佈局配平,小到貨包設計、細到介面設計,所有一切都是從零開始。如今,滿載重量達13.5噸的貨運飛船,載貨比達到優秀的0.48,吊挂偏心水準度保持在3毫米,這些驕人數據的背後,都是機械總體智慧的結晶。
天舟一號團隊組“天舟”字樣合影
將天舟一號當成自己的孩子,傾注心血,伴其成長,但一提到家人,這些“拼命三郎”又沉默了。他們有的想起了家鄉病重的父母,有的愧對被送回老家的孩子,有的對默默承受太多的妻子充滿歉意……這是一群光榮偉大的航太人,同樣也是一群平凡普通的航太人。他們在載人工程的道路上,在航太強國的征程中,無悔付出著、努力奮鬥著。他們托舉起了遨遊太空的天舟一號,同樣也書寫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