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宴現場
4月23日,家住廣元市蒼溪縣石馬鎮老木村迎來一件大喜事,村裏的張德安老人辦百歲壽宴,十里八鄉村民及親戚共600人前來祝壽,壽宴共擺了60桌。但老人家人卻定了一個規矩,不管遠近鄉鄰還是親戚,每戶只收100元禮金,最後所收35700元禮金全部捐給了當地鎮政府用於公益事業。
百歲宴,
賓客禮金不能超過100元
4月24日上午,成都商報記者找到張德安老人時,他正和54歲的孫子張申方坐在院子裏聊天,對於昨天兒孫操辦的生日宴,這麼多人前來祝壽,老人説“很開心”、“很滿意”。
張申方告訴成都商報記者,老人身體還很好,行動自如,生活中基本不需要特別照顧,但眼睛和耳朵有點不太好了,説話得大聲些。
張申方介紹,爺爺生於1918年農曆三月,老人一輩子勤儉節約,不喜歡鋪張浪費。以前做壽都是家人親戚一起團聚一下,這次子孫提出要給他辦個百歲宴後,老人堅持“不要大操大辦”,最後説來説去,老人要求,那要辦也可以,所有來賓禮金不得超過100元。
老人排行老六的兒子張平主持操辦了這場壽宴,張平告訴成都商報記者,他自己在廣元做生意,遵照父親的意思,壽宴沒有“大操大辦”,就請鄉鄰一起熱鬧一下,很多人來送禮的時候,我們也一再給他們解釋,“最多只能收100,這是老人家定的規矩”。張平説,籌備壽宴的時候跟老人商量把禮金捐給政府做公益事業,老人欣然答應,説“這樣子要得”。
張平介紹,壽宴是在鎮上的飯館辦的,坐了60桌,共有600多人左右前來參加,除了自家親戚,十里八鄉的鄉鄰都來了。最後收了35700元禮金,壽宴結束後當場捐給了到場祝壽的鎮幹部。
五世同堂,
老人一生吃過不少苦
張平告訴成都商報記者,現在一大家子共有98人,已經是五世同堂,老人共有7個子女,現在第五輩的玄孫共有5人,最大都10多歲了。
54歲的張平介紹,父親出生於戰亂年代,新中國成立前,他靠做苦力和販鹽為生,一家人過著衣食不保的日子。新中國成立後,他被分配到了原石馬鄉食品站工作,成為了一名工人。
“剛參加工作時,我每月只有幾塊錢的工資。”説起以前的生活,張德安有些激動,“那時候生活條件不好,娃兒又多,我上班,老太婆就在生産隊掙工分,她吃的苦比我多。”張德安的老伴1999年去世,夫妻倆含辛茹苦將7個子女養大成人,家裏的日子也就慢慢地好過起來。
張平介紹,父親1979年從食品站退休,退休後一直和老伴住在老家,他不喜歡呆在城裏,只是偶爾到兒孫處小住。在村裏,張德安是個熱心人,誰家有事他都願意出力幫錢,2008年5·12地震之後,他號召家人積極捐款,全家人募集善款5000多元,通過他捐給了當地民政部門。
長壽秘訣
幾十年來堅持早睡早起
張申方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張德安老人平時性格開朗,比較豁達,平時有什麼説什麼,心裏藏不住話,遇到不高興的事情,不會悶在心裏,“遇到哪個都要把脾氣發出來”。除了一日三餐外,老人就是跟老朋友打打牌,聊聊天。
張申方覺得爺爺另一個長壽的秘訣是生活習慣好,從來不抽煙不喝酒,飯只吃到七分飽,而且幾十年來堅持早睡早起,每天晚上七八點鐘睡覺,早上五六點鐘就起床,起床後就在房子周圍散散步。
“去年有時候我們不在家,他還自己做一下飯。”張申方説,今年以來,老人眼睛和耳朵不太好了,家人就不要他做事了,但老人身體還是很好,經常去鎮上走一走,看一看。
石馬鎮鎮黨委副書記李陽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共收到張德安壽宴上的捐款35700元,鎮政府已經明確了這筆錢的具體用途,一是用於慰問幫扶貧困戶和低保戶;二是用於教育事業,對需要幫助的學校品學兼優的學生予以支援;三是用於道路維修及公共應急事件的處置開銷等。
李陽介紹,石馬鎮全鎮現在百歲老人有1人(不包括張德安),90歲以上有24人,80歲以上的有24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