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我們《新聞聯播》報道了貴州遵義的一位老支書黃大發,36年帶著村民絕壁鑿山,將山泉水引到村裏的故事。一渠通則百業興,黃大發沒有停步,又帶著村民走上了脫貧致富的路。
今年已是82歲高齡的黃大發,為了草王壩村340多戶貧困戶儘快脫貧,爭取來600畝柚子樹項目,希望能成為村裏新的脫貧産業,自家的3畝地成了他的示範田。
黃大發帶著全村人30多年修渠,大家都信服他、擁護他,願意跟著他做事。
在黃大發的家裏,至今還保留著過去修渠的賬本,經他手的工程款不下20萬,可沒有一分糊塗賬,一分一厘的花銷都記得清清楚楚。指揮部當時有八個人,為節省經費,修渠指揮部約法三章:第一,工地不開伙食,大家自帶乾糧;第二,所有支出必須詳細記錄,隨時開會公開;第三,所有施工材料專人看管、記錄,任何人不得挪用。
渠修通後,黃大發又帶著村民,把坡地改成了1200畝梯田,把硬化路和電通到了每家每戶,並且翻蓋了村裏的小學。每次勞動,都是黃大發帶著子女,幹在最前面。
2004年,近70歲的黃大發從村支書的崗位上退休了,為了讓鄉親們口袋充實起來,他帶頭養豬、種李子樹,鼓勵大家發展産業。今年,草王壩村新的移民安置點也建好了,住在山上的危房戶將入住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