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訊領域,2016 年 7 月頒布的《國家資訊化發展戰略綱要》就明確寫道,要拓展國際發展空間,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資訊化發展,統籌規劃海底光纜和跨境陸地光纜建設,提高國際互聯互通水準,打造網上絲綢之路。打通經中亞到西亞、經南亞到印度洋、經俄羅斯到中東歐國家等陸上通道,積極推進美洲、歐洲、非洲等方向海底光纜建設。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一帶一路” 2.0 版中,資訊是數字化,深海是人海合一,太空是天地一體,極地是全球治理(表 1)。
從復興到引領,從互聯互通到“萬物互聯”
所以,以此邏輯,我們可以從復興跨越到引領,從一般意義上的互聯互通到“萬物互聯”。
互是與國際接軌—全方位開放;聯是萬物互聯、人機交互、天地一體人工智慧;互是成為西方的市場——打造歐亞非我的市場;通是從“五通”到以資金、技術優勢制訂標準,比如我們對 5G 技術制定産業標準,對能源管道等大宗産品擁有定價權。筆者去哈薩克調研,在裏海,駐哈大使就説土庫曼、伊朗等國都是産油國,問能不能搞一個裏海指數?能源、天然氣價格用人民幣參與定價,而不再依賴美元。如在網際網路領域,馬雲就有制定 e-WTO/e-WTP 的權力,中國正在給資訊世界提供公共産品,這樣,也是提升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作者:王義桅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