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4月19日訊  4月18日上午,由重慶市委宣傳部、市殘聯、市網信辦主辦的“築夢善行•殘健共融”2016講好重慶殘疾人故事大型主題宣傳活動頒獎儀式順利舉行,楊小中、周華、熊軍等十位殘疾明星或助殘志願者的故事入選了“2016感動重慶十大殘疾人好故事”。

據了解,去年7月7日,2016講好重慶殘疾人故事大型主題宣傳活動啟動。活動以“講好重慶殘疾人故事”為主線,分設脫貧路上、與你相伴、故事傳情、我心飛揚四個篇章,通過電視、網路、報紙全媒體專題報道殘疾人朋友的“築夢”故事,全面展示我市殘疾人熱愛生活、奮發向上的良好精神面貌,激勵廣大殘疾人做有夢想有追求的重慶人。

作為四個篇章之一的“故事傳情•2016講好重慶殘疾人故事大型主題宣傳活動”由重慶華龍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重慶市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共同承辦,也于當天同時啟動。活動啟動後,華龍網收集了近兩年來市內外媒體關注的重慶籍自強模範和助殘志願者故事300余篇。

經過層層篩選,最終有80名自強模範和20名助殘志願者的感人故事進行網上展示、點讚。在歷時三個月的宣傳展示期間,共有14萬個獨立IP參與點讚,專題訪問量達到150萬人次。

除了通過網路在全市乃至全國掀起集中宣傳的高潮外,華龍網還組織開展了4場線下故事分享會,邀請到鄭璇、盧玲、陳冰、梅明等13名自強模範或者助殘志願者,走進學校、咖啡店等公共場所,與上千名市民分享他們的故事。分享會讓殘疾朋友們勇敢走出家門,勇敢展現自己,積極參與社會文化交流活動,不斷豐富殘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經過重慶市網信辦、重慶市殘聯、重慶市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和華龍網的工作人員組成的專家評審團的認真審核,結合網路點讚,最終楊小中、周華、熊軍、夏祖敏、蔡美歧、李菊洪、張永紅、陳怡、石勝蘭、嚴治強的故事入選了“2016感動重慶十大殘疾人好故事”。

他們的故事之:

行雲流水 書寫精彩人生

獲獎人:楊小中(合川)

1999年的一場意外將楊小中整個面部和雙手被燒成深lll度重傷,通過植皮手術,治療四個多月才能勉強下床。

楊小中通過自學考試,獲漢語言文學專科文憑。做過老師、辦過企業、當過記者,愛好文學、書法的他還獲得了許多榮譽,其中,詩歌《贈友》榮獲全國“新星杯”詩歌大賽“新星詩人特別獎”;書法作品曾榮獲全國硬筆書法大賽二等獎。

2016年重慶市殘疾人才藝大賽,楊小中的參賽作品硬筆書法《春江花月夜》,以其遒勁、剛毅的筆力,線條流暢、立體節奏感強的特點,榮獲硬筆書法三等獎。同時,獲得本次才藝大賽唯一“最佳人氣獎”。

妙筆生花 描繪繽紛生活

獲獎人:周華(萬州)

周華,出生於1957年,兩歲半因腦膜炎後遺症導致雙腿殘疾,通過自學美術,1978年以優異的成績被四川省萬縣地區工藝美術公司破格錄取,成為一名專業的工藝美術設計人員。

近二十年來,本著對本土、三峽的熱愛,致力於視覺藝術、三峽文化的研究、創作、發掘,弘揚本地區優秀的文化傳統,將具有三峽地區顯著特點的文化符號,元素整理創作成別具峽江特色的美術作品,創作了大量的油畫和石雕作品。

在重慶2016殘疾人才藝大賽中,周華的油畫作品《在路上》獲得了美術書法類的一等獎。

重慶阿甘 爭做創業能手

獲獎人:熊軍(萬州)

他是殘疾者,先天性重度小兒麻痹症患者,曾被醫生宣佈今生不能站立,但他不甘心,以不屈的意志和毅力經受常人不可想像的痛苦磨煉,他,成為跑遍大半個中國的馬拉松運動員,被喻為“重慶阿甘”。

他是創客,為了創業,他睡大街、擦皮鞋、賣水果,足跡踏過渝、浙、津三省市,經艱難的打拼,終於有了兩家實體店和網上銷售平臺,成為萬州殘疾人新型“創客”,被稱為敢吃螃蟹的殘疾人創業能手。

殘疾女掌櫃自食其力 生意紅似火

獲獎人:夏祖敏(江津)

四面山旅遊區“茂林副食品商店”的女掌櫃夏祖敏,是個地地道道的山裏人。1968年冬天,天氣格外的寒冷,剛滿一歲的夏祖敏因重感冒引起小兒麻痹症,導致終身下肢癱瘓,雙腿失去了行走能力,為了生計,夏祖敏15歲就開始學做生意,經營副食品。

這個地處四面山龍潭湖邊上的小店,面積雖僅有20平方米,卻迎來八方客,生意紅似火,店小生意興隆,名不轉經轉。在夏大姐的苦心經營下,經過二十六年的打拼,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受到了當地幹部和群眾的好評,生意越做越紅火,譜寫出了一曲優美動聽的殘疾人之歌,成為四面山旅遊區的一道靚麗風景。

巷子醫生心繫殘疾人 帶領盲人“看”世界

獲獎者:蔡美歧(渝中)

今年64歲的蔡美歧,是重慶渝中區石板坡社區家喻戶曉的“巷子醫生”。她雖右眼先天失明、左眼視力微弱,但自學醫術,為社區困難群眾義診,十幾年義診上萬人次;為了圓盲人朋友出門“看”世界的夢想,她先後帶領300多名盲人到全國各地“自由行”,成了他們的“手杖”和“眼睛”;她感恩社會各界的關懷,牽頭成立“愛之光”志願服務隊,開展志願服務回饋社會。

截至目前,“愛之光”志願服務隊已進行了40多次志願服務活動,服務市民5000多人次。

“只要我的眼睛還有一絲光明,我就會堅持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就會堅持帶盲人朋友去旅遊,帶他們去回報社會。”蔡美岐説。

無腿女村醫 紮根山區服務百姓15年

獲獎者:李菊洪(合川)

李菊洪,4歲時,被一輛大貨車捲入車底高位截肢,腿部僅保留住了不到3釐米。父親示範著教李菊洪學習用手抓著小板凳“走路”,李菊洪為了回報身邊的人,18歲報考了醫學專業。

李菊洪依靠著小板凳和丈夫的脊背在瓦店村行醫,每天忙碌治療和訪問病人,做了15年村醫。15年來,她和家人始終恪守著三條“家規”:無論誰來看病,都要笑臉相迎、耐心週到;到了吃飯時間,一定要留前來就診的老人和孩子吃飯;經濟上有困難的患者,免費或者只按成本收費。“這是最適合我的職業,我希望儘自己的能力做到最好。”

輪椅小夥自強不息實踐“網際網路+”成武隆“名片”

獲獎者:張永紅(武隆)

十年前一場意外讓一個健壯小夥成了殘疾人,貧窮、傷病讓他幾乎想結束生命。十年後的今天,在社會各界人士的愛心關懷下,他發奮圖強,成立電商公司,不但自己脫了貧致了富,而且還帶動當地村民逐步走上富裕之路。

武隆縣和順鎮彈子山腳下的海螺村鴨(江)大(溪河)柏油公路旁邊,有一幢一樓一底、6間門面的新房,它是殘疾青年張永紅網上行銷農家土特産的“小張網店”的實體店。

作為一名下身癱瘓的殘疾青年,張永紅依靠“一根銀線”接軌城鄉,以實際行動真正實踐了“網際網路+”的農村電商扶貧模式,不但自己脫了貧致了富,而且還帶動當地村民逐步走上富裕之路。他向世人傳遞著滿滿的正能量,被人們譽稱為“勵志哥”,成為一張名副其實的武隆電商扶貧“名片”。

聾人美女編輯于無聲處托起夢想

獲獎者:陳怡(渝中)

陳怡,1歲時發燒導致耳聾,可美麗樂觀的她,積極向上,成為了雜誌《文化宮》的優秀編輯。文化館現任宣傳部部長説,每每看到陳怡的文章,他都會奇怪,一個聽不到的女孩,怎會寫出如此生動,現場感極強的新聞,“尤其是會議和活動的新聞,她把握得特別到位,或許這是上天賦予她的超凡觀察力吧!”

不僅如此,陳怡還創辦了“依夢文化傳播空間”,段柯、廖金、劉霜霜等都是裏面的成員,從最初的13人,現在增加到20人,陳怡致力於用手語文化打造一個能延伸受眾的多元化平臺、全新的文化交流生活模式。

現在,依夢文化傳播空間有成品啞劇《白雪公主》、表演舞臺作品《隱形的天使》手語改編版等。陸續開設手語文化、攝影文化培訓與展出、與各種文化交流共用于一體的融合空間。

蜀繡女神 繡花針尖的人生同樣精彩

獲獎者:石勝蘭(奉節)

石勝蘭,12歲的時候,從懸崖跌落導致她不幸成為高位截癱患者,腰部以下毫無知覺,終生要在輪椅上度過。

而她對蜀繡卻有著特殊的情懷,她説:“蜀繡就是我的第二雙腿,也是我的第二次生命,她給了我陽光和力量。”她説,我國傳統的蜀繡技藝逐漸失傳,雖然自己是殘疾人,但也想為傳承傳統文化做點什麼。

作為殘疾人,石勝蘭認為,相對於身體的痛苦,人們看殘疾人群異樣的眼光更讓他們感到難過。“過兩年等我技術更好些,我會開專門針對殘疾人的蜀繡培訓班,讓他們也能依靠自己的雙手活下去,證明自己並不比正常人差。”

腦癱小夥 裏約奧運會“滾”出銅牌

獲獎者:嚴治強(北碚)

2016年9月17日淩晨5時許,重慶北碚腦癱小夥嚴治強在世界殘疾人體育競技的最高舞臺——巴西裏約殘奧會上,獲得了硬地滾球個人比賽的銅牌。這是重慶運動員在本屆殘奧會上的第一塊獎牌,也是唯一一塊獎牌,代表重慶參賽選手本次殘奧會上最好的成績,也是中國硬地滾球隊隊員取得的最佳戰果。

嚴治強在出生時,因羊水早破缺氧,導致小腦神經受損,成為了一名腦癱兒。為了幫嚴治強站起來,他的父親每天給他按摩,扶著他一步步地練習走路。

從15歲那年入選重慶殘疾人運動隊後,他就一直格外努力。教練冉俊説,除了正常的訓練時間外,休息時他總要給自己“加餐”,每天比其他隊員要多訓練3至4小時。夏天,酷熱的天氣讓他的腰部、臀部等與輪椅接觸部位的皮膚,被磨破後又被汗水浸泡,非常難受,但他咬緊牙關忍著疼痛,從不哼一聲。“在硬地滾球隊,嚴治強是出名的拼命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