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的熊兆仁忙扶貧學桑蠶養殖

熊兆仁,1912年生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後編入新四軍北上抗日,在解放戰爭中為迎接人民解放軍主力渡江南下做出了重要貢獻。新中國成立後,他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和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熊兆仁(左二)

熊兆仁(左二)

1983年6月,組織上決定時年71歲的熊兆仁離休。但他離休志不休,毅然打報告參加老區建設的“戰鬥”。部隊和地方的領導都勸他好好休息,安度晚年,可他執意不肯。他説:“沒有老區人民的支援,我們的黨和軍隊就不可能生存和發展;沒有老區人民的流血犧牲,就不可能有新中國的成立。我們這些老戰士,有責任關心老區,建設老區。”

有媒體報道,為了充分了解老區情況,熊兆仁像當年打遊擊一樣,穿著便衣,背著水壺、乾糧,輕車簡從,到福建省每一個老區、大部分基點村調查研究。要想擺脫貧困落後面貌,就要尋找一條建設路子,儘快脫貧致富。在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一個宏偉藍圖勾畫出來了:修建鐵路、公路,改善交通條件;改良養牛、養蠶,加強養殖業;改造大型水庫,發展電力;實現“五通”(通路、通電、通水、通廣播電視、通電話)工程;加強兩個文明建設。

種桑養蠶是一項投資省、見效快、效益高的養殖業。老區、革命基點村山地多,可大量開發利用,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就會很快産生經濟效益。在有關部門的支援下,熊兆仁決定先把閩西作為種桑養蠶的試點。為了掌握第一手資料,1989年夏天,他帶領福建省老區辦、省蠶桑研究所、省絲綢聯合公司的有關領導和專家,到6個鄉鎮進行實地考察,信心大增,感到閩西發展蠶桑生産前景廣闊。在他的主持下,考察組向省政府寫出了可行性報告。省政府同意了。從此種桑養蠶活動逐步從閩西走向了全省老區。

為了解決蠶桑種子和養殖技術問題,熊兆仁又帶領有關人員到外地學習取經,其中到廣東翁源縣的考察是他暮年經受的又一次嚴峻考驗。這天下午出發後,天下起了小雨,汽車在泥濘的山路上不時打滑。雨越下越大,山路越發難走,前面還要翻越一座千米以上的高山,公路上儘是爛泥巴,兩邊被汽車壓出了兩道深坑,越野車都很難通過。當汽車行駛到山頂時,再也無法前進了。此時是淩晨1點鐘。原來預計當晚7點以前可以到達目的地,現在卻只走了一半路程。饑餓、黑暗、寒風一齊襲來。這裡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又無法與外界聯繫,大家只好在車上靜靜地等著。天剛濛濛亮他們冒雨又出發了,直到達翁源縣城時,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約而同的笑了:人人都一身汗水一身泥,斑斑駁駁,像穿了迷彩服似的。

張玉華為貧困地區捐款超50萬

據《解放軍報》報道,張玉華1935年入黨,參與領導了天福山抗日武裝起義,1938年參加膠東抗日第一仗——雷神廟戰鬥,後來參加了解放戰爭、抗美援朝。他對記者説:“我從當連隊指導員到當師政委,身邊都有戰友倒下。1951年,我們118師在朝鮮。那時,我任師政委。一天上午,師長羅春生和參謀長湯景仲在一個坑道召開作戰會議,我和政治部主任張烈在另一個坑道開政工會議。突然,美機投下一顆炸彈,參謀長當場犧牲,師長負重傷,送到醫院搶救無效也犧牲了。我經常想,中國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啊!”

張玉華

張玉華

老將軍的生活很簡樸。這些年,他先後為貧困地區的群眾送去大米15萬公斤,捐款50萬元。他説,我這是報答人民的養育之恩,也是對國家盡一個老戰士的微薄之力。

張玉華曾説:“我有三個媽媽:生我的母親,養育我的人民,培養我的黨。”他的話表達了一個老戰士對黨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目前在世的30名“開國將帥”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