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手機就能了解土壤墑情,還可遠端操控實施智慧化噴灌、溫控等操作——近日,記者在重慶市銅梁區南城街道黃桷門奇彩夢園看到了這樣的一幕,這是銅梁區智慧氣象物聯網系統服務的138個新型農業主體之一。

奇彩夢園相關負責人趙經理告訴記者:“以往依靠經驗判斷作物生長情況和大棚內環境,現在通過氣象物聯網就能直觀和精確地對棚溫和濕度進行監測和控制。”

以花卉大棚灌溉為例,通過手機智慧氣象APP及時監控棚內溫度及濕度變化,再通過智慧灌溉系統實施遠端控制,育苗溫室內幼苗存活率可提升20%,不僅每年可增加收入15萬元,還可節約人工成本25萬元。

銅梁區氣象局副局長劉曉冉介紹,該區的智慧氣象服務涵蓋了採集、傳輸、數據處理和預警系統,結合了物聯網技術和現代氣象科技的優勢,可實現對空氣溫度濕度、土壤濕度和水産養殖的水質監測。如果與智慧控制結合,還能幫助經營者實現及時的遠端操控和應急響應。

銅梁區智慧氣象物聯網是重慶市利用網際網路建設智慧三農的一個新手段。自2016年起,重慶市農委從市級農發資金中切塊200萬元,在萬州、渝北、江津等10個區縣分別開展水稻有害生物監測、設施種苗生産、設施藍莓栽培等10個農業物聯網技術示範,並成功研發上線市級物聯網整合平臺,提高特色農業生産智慧化水準、實現節本增效目標。

要借網際網路發展三農,推進農業資訊進村入戶是關鍵。最近兩年,農業市場資訊化正逐漸融入重慶市農村居民的日常生産生活。重慶市在榮昌區、梁平區、江津區、石柱縣、酉陽縣5個區縣先後開展了農業資訊進村入戶整縣示範工作。“資訊服務站可為村民提供便民服務、電商服務、公益服務、培訓體驗服務4個方面的服務。”重慶市農委市場與經濟資訊處調研員婁宇芳介紹,服務站不僅可為村民代買家電、農資、生活用品等,還可為村民提供電商培訓,幫助村民實現産業發展。另外,服務站配套的12316熱線還可實時為村民解答農業政策法規、産業技術等各方面的疑問。據了解,重慶市目前已建成502個村級資訊服務站,培訓資訊員5491人次,電子商務成交額達1.2億多元。

據了解,下一步,重慶市將進一步推進農村資訊基礎設施建設,2017年有望實現4G網路全覆蓋;加快資訊進村入戶,推動農村基層政務資訊實現鄉鎮全覆蓋,為140余萬名農民工及返鄉大學生提供就業資訊服務,為5萬餘名留守兒童提供關愛資訊服務,為700余萬農戶提供益民資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