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省內空氣品質將明顯好轉
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公佈 年內消除石市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
日前,省政府印發了《河北省生態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明確指出,要建設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實施大氣、水、土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全力改善環境品質。
目標
到2020年生態環境品質明顯改善
《規劃》確定的目標是:到2020年,生態環境品質明顯改善。生産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水準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空氣品質明顯好轉。飲用水安全保障水準持續提升,污染嚴重水體較大幅度減少,地下水污染趨勢得到有效遏制,近岸海域環境品質穩中趨好。全省土壤環境品質穩中向好,重點區域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控制,土壤環境監管能力顯著提升。輻射環境品質繼續保持良好,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生態系統穩定性增強,生態安全屏障基本形成。全省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生態文明建設水準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
□本報記者 崔虹
在重點生態功能區劃定生態保護紅線
禁止開發區域執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嚴控各類開發建設活動;重點生態功能區域制定産業準入負面清單,制定區域限制和禁止發展的産業目錄;農産品主産區域優先保護耕地土壤環境,保障農産品主産區的環境安全;優化開發區域加強城市環境品質管理,嚴格污染排放總量控制,推行環保負面清單制度。
在全省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等區域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確定生態保護紅線範圍。2017年底前完成第一批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到2020年,進一步擴大和優化生態保護紅線範圍。
全省劃定濕地生態保護面積94.2萬公頃。到2020年,全省森林面積達到652.1萬公頃,森林蓄積量達到1.71億立方米,草原植被綜合覆蓋度達到73%,完成主要行洪排瀝河道岸線利用規劃。
構建“一核、四區”生態安全格局
建設京津冀區域生態屏障,構建“一核、四區”生態安全格局。
“一核”是京津保中心區生態過渡帶,主要生態功能是為京津城市發展提供生態空間保障,用大網格寬林帶建設成片森林和恢復連片濕地,整體構建環首都生態圈。
“四區”中,壩上高原生態防護區包括張家口市4個縣和承德市2個縣的全部或部分,西部以恢復和建設疏林灌草景觀為主,東部則以林為主,主要生態功能是防風固沙和涵養水源,合理規劃草地和農田比例,逐步退耕還林還草,加快恢復湖淖濕地,緩解京津風沙危害。燕山——太行山生態涵養區主要生態功能是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生態休閒,加快推進京津風沙治理、太行山綠化、退耕還林、水土保持等生態工程。低平原生態修復區地處華北平原中部,要全面實施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主要生態功能是農田生態保護、農村宜居。海岸海域生態防護區主要任務是恢復和擴建濱海濕地,構建海岸生態防禦體系,主要生態功能是維護海洋生態服務功能,保障海洋生態安全。
建京津冀區域環境監測預警等機制
建立京津冀區域環境監測預警、資訊共用和協調聯動機制,逐步實現統一規劃、統一監測、統一標準、聯合執法。
針對秸稈焚燒、油品品質、機動車及非道路移動污染、跨界污染等區域性污染問題,開展聯合執法,統一區域環保執法尺度。實現跨區域機動車排放超標處罰、機動車排放監管數據共用、新車環保一致性區域聯合抽查。傳輸通道城市(石家莊、唐山、廊坊、保定、滄州、衡水、邢臺、邯鄲)重污染行業于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採取生産調控措施。
構建廢舊電子設備、家電回收體系
構建京津冀區域、城市間的廢舊電子設備、家電回收體系,提高廢舊電子設備家電回收企業的拆解能力和資源化利用率。
到2020年,力爭全省煤炭産能控制在7000萬噸,萬元GDP用水量下降25%,確保耕地保有量高於9078萬畝,新增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250萬畝以下。
到2017年底前,全部完成化解過剩産能“6643”任務,基本完成水泥、化工、石化、有色等行業清潔生産審核。到2020年,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産能分別控制在2億噸、2億噸和2億重量箱左右。
實施環境信用顏色評價
實施環境信用顏色評價,對污染物排放超標或者重點污染物排放超總量的企業予以“黃牌”警示,限制生産或停産整治;對整改後仍沒有達到要求且情節嚴重的企業予以“紅牌”處罰,限期停業、關閉。自2017年起,各級政府要每季度向社會公佈“黃牌”、“紅牌”企業名單。
生活污水全面收集處理。到2017年底,石家莊市城市建成區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污水實現全收集、全處理;到2020年,其他市城市建成區污水實現全收集、全處理,消除污水直排現象。而且,全省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30%以上。
到2019年底前,全省所有規模化養殖場(小區)全部配套建設畜禽糞便污水儲存、處理、利用設施,逾期完不成的一律依法予以取締。
城市建成區集中供熱率今年力爭達到80%
大幅降低煤炭消費量,穩步提高外購電、天然氣比重,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0%;力爭實現城鎮居民生活燃氣全覆蓋。到2017年10月底前,各市城市建成區淘汰35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城鄉接合部及縣城淘汰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
到2017年,各市城市建成區集中供熱率力爭達到80%,在集中供熱難以覆蓋的區域實現清潔能源或潔凈燃料替代,基本實現城市無煤化。
實施農村地區的散煤替代及清潔開發利用工程,到2017年,石家莊、唐山、廊坊、保定、滄州、衡水、邢臺、邯鄲和定州、辛集全城完成替代;到2018年,全省基本完成替代。
年底前,石市城市建成區消除黑臭水體
到2018年底前,全部完成鄉(鎮)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開展定期監測和調查評估。各市每季度向社會公開飲水安全狀況資訊。到2020年,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穩定保持在100%,鄉(鎮)及以上飲用水水源地全部得到有效保護,農村飲用水水源達標率達到80%以上。
全面改善地表水環境品質。到2017年底前,石家莊市城市建成區消除黑臭水體,其他市城市建成區實現河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污口。到2020年,各市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控制在10%以內。
開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和修復。完成全省石油生産貯存銷售企業、工業園區、礦山開採區、垃圾填埋場等場地防滲處理。到2017年底前,加油站地下油罐全部更新為雙層油罐或完成防滲池設置。
降低農産品農藥殘留超標風險
到2018年底前,在産糧(油)大縣、蔬菜産業重點縣、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和交通幹線兩側等重點區域,補充設置省控監測點位。到2020年,逐步完善全省土壤環境品質監測網路,實現全省土壤環境品質監測點位所有縣(市、區)全覆蓋。
將符合條件的優先保護類耕地劃為永久基本農田或納入基本農田整備區,實行嚴格保護,確保面積不減少、品質不下降。根據土壤污染狀況和農産品農藥殘留超標情況,採取農藝調控、替代種植等措施,降低農産品農藥殘留超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