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地頭、春運一線、海島漁村、高新技術園區……作為網路媒體新春走基層採訪團的一員,春節前後圍繞著春運、凡人善舉、家國情懷、創新創業等感人事跡展開調研採訪。不同的故事,同樣的感動。這些故事的主人公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用樸實無華的言行、真摯無悔的堅持,壘築了一座座“道德高地”,他們的責任與擔當感動、溫暖著周圍人。

提到春節,春運是繞不開的話題。聚焦“鐵路人的故事”,恰恰是這次採訪的第一站。早上6點多,51歲的南昌鐵路局福州南站黨總支書記王威整理好制服,背起挎包,匆匆搭車趕往鐵路福州南站。今年,已經是這位老鐵路人經歷的第30個春運了。

一次讓王威難忘的經歷,是2008年遭遇的50年來罕見的特大冰雪。“因為多趟列車晚點、停發,旅客大多滯留在候車廳,工作人員需要硬擠進人群,一不小心就重心不穩。巡查一趟下來,後背全都濕透了,這樣的狀態持續了二十余天。”王威説,不管條件有多差,也得衝上去,因為有那份責任在,“作為一名鐵路工作者,旅客的事就是我們的事。”

【網路媒體走轉改】傾聽暖心故事,感受平凡崗位上催人奮進的力量

  福州南站“王威服務台”工作人員為旅客服務

春節返鄉途中,我們經常留意到,由外來務工人員組成的浩浩蕩蕩的摩托車隊。“鐵騎返鄉”成了很多沿海地區春節期間“中國式遷徙”的獨特現象。為了幫助他們順利返鄉,從2012年起,中石油在福建、江西兩省為返鄉人員提供免費加油,返鄉人員還能在“愛心驛站”裏吃頓熱飯、喝口薑湯。

在這批志願者隊伍中,熱情而瘦削的陳上元早已被務工人員熟識,並視為兄弟。“雖然我們在為他們提供幫助,但希望以後不再有‘鐵騎’。”在陳上元看來,“‘鐵騎返鄉’太危險了!希望我們的幫助能早一天結束……”

聊起工作中的感人故事,王威、陳上元等滔滔不絕。不過在採訪中,很多科創領域的技術人員、研發專家展現出來的,多是“理工男”的嚴謹、“高冷”的一面。然而,不同的職業,不同的崗位,不同的責任,卻同樣都在傳遞著正能量。

科技創新,可以“點石成金”。工業廢水處理技術、二氧化碳捕集技術、廢水脫硫零排放技術,昌平的未來科技城已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資訊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的重點領域,一批批“科創人”、科創企業正在不斷嘗試“變廢為寶”、節能降耗,踐行著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於民的社會責任,讓“綠色發展”理念落地生根。

在交談中,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所長衛昶雖然話語不多,但字裏行間都透露出那份濃厚的“水情結”。“從我的角度來説,如果能把水的問題解決掉,就為民生解決了大問題。”他説,希望將公司建設成為全球一流、具有國際顯著影響的先進材料自主創新技術的全球供應商,讓科技成果惠及更多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