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要確保現行標準下所有貧困區縣摘帽、貧困村銷號、貧困人口脫貧,為做好新一年的脫貧攻堅工作指明瞭方向。近日,重慶市四屆人大五次會議召開專題記者會,重慶市扶貧辦主任劉戈新,重慶市人大代表、重慶市武隆區委書記何平,重慶市人大代表、重慶市雲陽縣委書記張學鋒,分別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工作情況進行主題發言,並回答記者提問。

堅持精準施策,明確脫貧路線

重慶如何實現精準施策?劉戈新介紹,重慶市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圍繞“精準”二字做了一系列工作——重慶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集中力量開展扶貧攻堅的意見》《關於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實施意見》以及13個方面的配套政策,形成了“1+1+13”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體系。

同時,重慶市根據貧困地區實際,按照“解八難、建八有”標準,分類推進交通、水利、文化、金融、科技、電商、鄉村旅遊、就業培訓、環境改善、村企結對等十大行業精準扶貧行動。兩年來,重慶市累計完成貧困人口搬遷安置18.9萬,特色産業覆蓋帶動貧困群眾34萬人,培訓貧困人口26萬人次,轉移就業15.7萬人,開發公益性崗位3.3萬人。

武隆建立了覆蓋區、鄉(鎮)、村、戶的脫貧規劃體系,確保精準扶貧。何平介紹,對照“解八難、建八有”要求,武隆規劃了脫貧攻堅項目1762個。分戶制定貧困戶脫貧規劃,落實“一對一、點到點”精準幫扶。同時按照“雙向對接、量身定制、精準扶持、全面覆蓋”原則,研究出臺了生態扶貧搬遷差異化補助、産業貼息貸款、産業扶貧到戶、教育扶貧資助、醫療救助、保險扶貧等22項脫貧政策。

“基礎先行,破解發展瓶頸。”張學鋒説,雲陽整合資金9.3億元,整治貧困村山坪塘2548口,新增解決6.2萬貧困人口飲水安全,貧困戶通水入戶基本解決。村便民服務中心、標準化村衛生室及光纖寬頻、移動信號、廣播電視信號實現全覆蓋。

推動産業扶貧,強化持續增效

産業發展是增加群眾收入、實現穩定脫貧的重要途徑。目前,重慶實施産業扶貧項目5432個,在重點區縣培育市級以上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422家;累計建成鄉村旅遊扶貧村201個、“網上村莊”電商扶貧服務站91個。

強化産業支撐,增強造血功能。武隆區委書記何平介紹,近年來武隆堅持把旅遊作為主導産業和富民産業,圍繞“國際山地旅遊度假目的地、全國最美鄉村旅遊目的地、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國家旅遊扶貧示範區”目標,加快建設“國際知名旅遊勝地”,探索走出了一條貧困山區旅遊扶貧的新路子。

作為農業大縣,雲陽培育形成了柑橘、牛羊、蔬菜三大主導産業,整合投入産業扶貧資金3億元,扶持每個貧困村至少建成一個特色主導産業、組建一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對接一個龍頭企業、帶動一批貧困戶。

“去年,我們積極探索農業項目財政補助資金股權化改革試點,將投入到58個産業薄弱貧困村的5420萬元産業項目資金,全部用於股權改革。”張學鋒説,通過産業到戶扶持行動,雲陽整合資金3675萬元,對有能力、有意願發展産業增收的13368戶建卡貧困戶,給予産業到戶項目專項扶持,貧困戶戶均增收1500-4000元,實現了當期增收目標。

聚力決戰決勝,確立攻堅目標

“2017年是重慶市基本完成脫貧任務決戰決勝之年。”劉戈新表示,重慶將按照中央和市委部署要求,突出一手抓當期脫貧、一手抓成果鞏固“兩條主線”,狠抓産業就業扶貧、分類政策保障、破除發展瓶頸“三大重點”,打牢建檔立卡、資金監管、隊伍建設、督查考核“四個基礎”,實現産業扶貧、金融扶貧、社會扶貧、群眾參與、長效機制“五大突破”。

“我們將抓分類施策,強化精準滴灌,按照年度脫貧目標和時間節點倒排工期,逐級、逐項分解任務,層層簽訂責任書。對已經脫貧的,堅持脫貧不脫政策、不脫幫扶,確保力度不減、工作不軟。”劉戈新説,對今年即將脫貧的,進一步加大資源統籌調度力度,精準落實“1+1+13”政策措施,因村因戶深化實施“六個一批”。

“下一步,武隆將完善脫貧成果鞏固提升、脫貧動態監測篩選、脫貧績效跟蹤管理等後續扶貧機制,深入實施鞏固和深化脫貧成果三年計劃,推進脫貧致富奔小康工程。”何平表示。

張學鋒説:“雲陽把2017年確定為‘脫貧攻堅決勝年’,將堅決限時完成‘整縣摘帽’任務,實現162個貧困村全部銷號,13.5萬貧困群眾穩定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