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蘆山地震後,在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支援下,四川省蘆山縣規劃建設起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的現代生態農業示範園。2017年2月9日,記者來到距縣城5公里的思延鄉,實地探訪了該園區的獼猴桃産業基地。
縣長坐鎮:
參加企業“春管會”,每天兩趟訪田間
2月9日上午,位於四川省蘆山縣思延鄉的7000畝獼猴桃産業基地內,數百名當地村民正在對果樹進行修枝、綁枝等春季管護工作。
將去年挂果後的樹枝剪除並清運,將符合要求的樹枝用繩索固定,在整齊樹立的水泥桿與縱橫交錯的鐵絲線間,村民們對每一棵果樹進行著精心護理,現場一片繁忙。
忙碌的綁枝作業
“今天來了多少人?”一到現場,四川盈安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蒲俊連忙向基地管理員詢問,得到的答覆是,“昨晚張縣長開會動員後,今天總共到了500多人”!
管理員提到的會議,並不是由政府主辦,而是于8日晚在盈安公司舉行的“産業推進會”,主要議題是今年的春季管護工作。出乎公司全員意料的是,蘆山縣副縣長張開義,率領縣鄉農業局和園區相關負責人,一同參加了會議。
“春季管護工作對果樹健康至關重要,每一步都必須和時間賽跑!”蒲俊告訴記者,由於春節剛過,許多當地村民還有在元宵節後開始勞作的習慣,最近一段時間,春護工作面臨著人手短缺的問題,“直到昨天都只有300多人到場,工作進度有些滯後了”。
在8日晚間的會議上,張開義專門提及了該問題,並向盈安公司全體員工強調了春護工作的“時間觀念”、“技術品質”等8項要求。經過動員,次日到基地上工的人數得到了大幅提升。
“獼猴桃産業是蘆山災後重建、産業扶貧的重點項目,每個環節都不能馬虎。這項産業不容失敗,企業和政府也不容失敗!”記者採訪期間,恰逢張開義也來到基地考察工作,他告訴記者,自己最關心的便是基地的各項工作進度,“該做的事情做沒有,做對、做好沒有”。
張開義(右一)在基地現場
對於副縣長的到訪,蒲俊和現場忙碌的村民顯得很平靜。張開義和他們如老友般打著招呼,還下到田間一起討論綁枝工藝。
原來,張開義每天至少到基地探訪兩次,常年堅持下來,不僅已經和很多村民熟識,甚至成了大家口中的“獼猴桃專家”。對此,張開義表示,既然重視這項産業,就要以身作則不斷學習,不能脫離生産實際走過場;為了確保建設進度,當地政府對基地實行了分點包乾、專人負責的計劃,安排農業局技術幹部每天到各地塊現場指導,確保建設進度與品質。
萌芽的獼猴桃園
專家盡責:
畢生技藝無私授,培訓上千産業工
張開義提到的“現場專家團”,在盈安公司的基地內,每天都有20余人到場“打卡上班”。在記者當日探訪的區域,來自縣農業局的獼猴桃專家余永康、現代生態農業示範園管委會的廖福剛便在其中。
作為蘆山當地獼猴桃種植先行者之一的余永康,在現場為村民們手把手地傳授技藝,將他在實踐中積攢下來的寶貴經驗傾囊相授。同時,他還和農業局的同事們一起,採取以點帶面的方式,“一年進行四次大型技術培訓,每次為至少60名技術骨幹授課,再由他們將手藝教給村民們”。
而對廖福剛來説,工作的重點則稍有不同。7000畝的基地作為大型土地流轉項目,涉及周邊的農戶眾多,為了保障生産進度與秩序,“協調好園區與村民的關係十分重要”。
嫁接技術培訓會
在當地政府有力的保障支援措施下,盈安公司同樣在積極引入技術人才。公司負責人傅樂靜告訴記者,近年來他們對廣元蒼溪獼猴桃産業進行了多次考察,學習先進經驗的同時,也引入了眾多人才,其中就包括蒲俊和公司技術主管李強。事實上,傅樂靜本人也是一名“海歸”,曾在國外名校學習工商管理等專業,如今也甘願紮根鄉里,“正是因為看中了現代農業産業的前景”。
這些人才來到蘆山後,在提升基地生産水準的同時,也同步開展著對當地村民的技術培訓工作。李強告訴記者,常年在基地工作的上千名村民中,絕大部分此前是沒有一技傍身的,經過長期培訓和實踐後,以他們如今掌握的生産技能,“即便今後不在基地上班,也同樣能找到合適的工作”。
前景可觀:
“叫板”獼猴桃之王,助力農民“鼓錢袋”
李強口中的這上千名村民,大多來自周邊農村。在將土地按照每畝每年1400元的價格出租給基地後,他們每年還能在基地工作約10個月,每月獲得2000余元的工資收入,可謂是“學技術和掙錢兩不誤”。
領到工資的當地村民
有著縣長親自坐鎮、專家盡心指導的獼猴桃基地,已經于去年收穫了首批500余噸果實。適宜的海拔與氣候、科學的種植與管護,讓這批紅心獼猴桃擁有了上佳的品相與口感。
“通過專業測評和市場反饋來看,我們的産品已經和蒼溪獼猴桃品質不相上下,某些指標甚至實現了超越!”傅樂靜表示,等到7000畝果園全部産果,該基地年産值將輕鬆突破1億元。屆時,早已建設完畢的現代化保鮮庫、果汁廠等設施也將開足馬力,進行各種深加工産品的生産。
(記者 肖小波 楊楠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