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銀菊(左)看著做成的花饃,高興得合不攏嘴。
做一個花饃約需6斤半白麵。
對做花饃的面要求特別高,不能太軟也不能太硬,每次和面王銀菊都親自監工。
剪去花饃底座上多餘的面,這樣看起來更圓更好看。
待蒸好的各色面花冷卻後,插在底座上進行裝飾。
王銀菊將製作好的“虎頭”花饃送給親戚家的孫子。
以麵食為主的晉南人,每逢節日或喜事都有製作花饃的習俗。大年初五,記者來到夏縣王村“花饃大王”——59歲王銀菊的家裏,一進屋就看到滿炕的製作工具和醒面劑子,而王銀菊正忙著為親戚家即將過一歲生日的孫子趕制“虎頭”花饃。
每年臘月和年初都是村裏結婚、訂婚、過壽的旺季,王銀菊的花饃生意自然異常紅火,街坊鄰里都來預訂,王銀菊忙得不可開交,連串親戚的工夫都沒有。早上6點起床,一直到晚上10點才收工,製作花饃時,王銀菊對每道工序都十分講究,溫水、發酵、揉面、捏形、蒸制、著色、插面花……都按照嚴格的規範純手工完成。王銀菊講,“幹這個行當必須要心靈手巧”。王銀菊還展示了她最拿手的十二生肖花饃,一個個小動物惟妙惟肖。
看著形態各異的花饃,王銀菊也有自己的苦惱。因為做花饃這行太累太辛苦,掙錢也不多,所以現在好多年輕人都瞧不上,她的新年願望,就是在2017年做出更漂亮的花饃,也希望這個手藝能夠傳承下去。(本報全媒體記者 胡續光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