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各民族都很重視家庭的和諧、和睦、和樂。習近平同志在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曾經説過:“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家和萬事興、天倫之樂、尊老愛幼、賢妻良母、相夫教子、勤儉持家等,都體現了中國人的這種觀念。”
“家和萬事興”是一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諺語,可謂深入人心。這個諺語原引作“家和萬事成”。始見於元·無名氏《殺狗記》:“自古常言:‘家和萬事成。’我東人怎不思省,轉教安童前去,請王老勸官人。”晚清小説《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才引作“家和萬事興”:“大凡一家人家,過日子,總得要和和氣氣,從來説:‘家和萬事興。’”
後來,此語引用不斷。類似的諺語還有許多,如:“家和萬事安”“家和日子旺”“家和水也甜”“家庭和,喜事多”“和睦的家庭是快樂的,興旺的畜群是健壯的”(藏族)等;反面的有“家不和,事不成”“家不和睦,四鄰不安”“家不和,外不順”(藏族)、“家人不和睦,外人來欺侮”(傣族)等。
作為社會關係特定形式的家庭關係,既包含著家庭的經濟生活關係,也包含著家庭的精神生活以及家庭成員相應的心理、倫理方面的關係。這其中,孝順長輩、尊敬老人是家和的重要因素,是中國人做人做事的基本準則。“家有老如得寶”“百善孝為先”説的就是這個道理。母愛和父愛是偉大的,是至深至純的,無私的、永恒的。故諺語有“天下父母的恩情,比天高比地深”(達斡爾族)、“飛得最高的是山鷹,愛得最深的是母親”(彝族)。江浙一帶有諺語“阿母愛郎,割奶放湯”,意思是母親疼愛子女,可以犧牲一切。做子女的要知恩圖報,常懷孝心。諺語説:“子孝父心寬”“孝順天降幅”“父母把心放在兒女身上,兒女把心放在草原之上”(哈薩克族)、“拋棄兒女的不是恩慈的父母,不尊父母的不是孝順的兒女”(門巴族)。
要做到家和,就要注重“家教”。正所謂“父母對兒女不要溺愛”(白族)、“小樹要常修,小孩要嚴管”(蒙古族)、“衣服要從新的時候愛惜,孩子要從小的時候教育”(維吾爾族)、“樹要幼嫩時栽培,人要孩童時教育”(土家族)、“樹木幼時就要剪枝,兒女從小就要教育”(滿族)。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教子篇》曾引用“教婦初來,教兒嬰孩”這個諺語,認為教育媳婦要在她剛過門的時候,教育孩子要從剛生下來的時候;如果施教不及時,等到“驕慢已習,方複製之,捶撻至死而無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長,終為敗德”,那就太晚了。當然,父母撫養教育好子女、履行家庭倫理道德義務時要處理好“愛”和“教”,即把撫養與教育很好地結合起來。
家庭關係中,夫妻關係居於重要的地位。要做到家和,需要妻相夫、夫愛妻,夫妻和睦,不離不棄。中華各民族都有倡導夫妻和睦的諺語,如“夫妻愛情深,喝清水也甜”(瑤族)、“夫妻一條心,勝過千萬金”(毛南族)、“有了和睦的夫妻,才有幸福的家庭”(瑤族)、“冬天的溫暖離不了木柴,家庭的幸福離不了妻子”(哈薩克族)、“娶著好女是老婆,娶不著好女成災禍”(傣族)、“男人無好妻室就像沒有韁繩的馬”(水族)、“老婆不好夫遭殃,鞍子不好馬受罪”(蒙古族)。
“家庭和不和,看看兒媳和公婆。”處好兒媳和公婆關係也是家和的重要內容。在這方面,民間流行著很多諺語,如“愛兒也愛媳”(彝族)、“媳婦是半個女兒”“媳尊婆,婆愛媳,婆媳和睦無人欺”;反面的也有不少,如“母豬的嘴會拱破障子,女人的嘴會破壞家庭”(達斡爾族)、“媳婦不是婆養的,婆媳總是兩張皮”“媳婦是個鑼,到處説婆婆;婆婆是個鼓,逢人説媳婦”。
當然,家和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做公婆的要有度量,要以慈愛、寬厚、寬容、豁達的態度對待成年子女,正所謂“不癡不聾,不做家翁”。其中的“家”讀ɡū,通“姑”,指婆婆。這個諺語源於先秦《慎子·君人》:“不聰不明,不能為王,不瞽不聾,不能為公。”漢·劉熙《釋名》始引作:“不瘖(yīn,默不作聲)不聾,不成姑公。”此後,清代白話小説《鏡花緣》和錢鐘書的《圍城》都引作“不癡不聾,不作阿家翁”,這個古諺引用不斷,展現了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生命力。
對家庭和諧的重視,以家庭道德規範為處世基礎,是中國處世思想積累的規範,是穩定、和諧人與人、人與社會關係的良好傳統。一門好家風,便是傳世寶。“家和萬事興”是中華民族“和”文化在家庭關係中的體現。“和為貴”“和氣致祥”“和氣生財”“和衷共濟”“家和幸福多,國和萬事興”。家庭和則社會安,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反過來,國家好,社會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我們要把家和、社會和、民族和、國家和統一起來,實現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