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中華文化溯源·《小河淌水》】
桂花箐,是太極山幽谷間的一處風景。
從一株百年老桂花樹開始,在杜鵑、松杉和紫莖澤蘭草的掩映下,一道溪流蜿蜒而下。溪水流出山口後,叫亞溪河。在密祗鎮南端,亞溪河與茶馬古道相遇,與一陣優美的歌聲相遇——
月亮出來亮汪汪,亮汪汪,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
哥啊!哥啊!哥啊!
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密祗:陽光下唱花燈的人們
密祗位於滇西南邊陲,距縣城彌渡30公里,距大理90公里。南北穿鎮而過的文盛街,是千里古驛道和南方絲綢之路的一段。與周圍群山、平壩的蔥綠景象不同,石板鋪路的文盛街幾無樹木,倒是在人家門口,偶爾可見豎立的拴馬樁。
天空高遠,正午的陽光無比明亮。新年將至,曾經馬蹄噠噠、馬鈴陣陣的密祗古鎮,洋溢著歡聲笑語。在老街的中段,有一所明二暗三純土木結構的馬幫文化博物館,裏面陳列著馬鞍、腳蹬、號角等舊物。街道兩旁的舊客棧依然住著人家,飯菜的香味撲鼻而來。
記者看見,有一家人正在辦喜事,伴著《小河淌水》的旋律,新郎背著新娘穿過大街,走向他們的新房。
從馬幫文化博物館向南200米,即是民歌《小河淌水》的改編者尹宜公先生的故居。
文盛街是安靜、祥和的。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和“國家級傳統村落”,密祗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但彌渡縣在開發這一旅遊資源時,做到了兩點:一是所有景點仍作為民居使用;二是不封街、不收門票。
在一座二進的院落裏,來自彌渡縣花燈劇團的四位民歌手正在演唱。她們先合唱《放羊調》《月亮出來亮汪汪》,又分別演唱《趕馬調》《彌渡山歌》《繡荷包》和《十大姐》,最後,在雞鳴聲中,四人合唱了《小河淌水》。
……月亮出來照半坡,照半坡,
望見月亮想起我的阿哥。
一陣清風吹上坡,吹上坡,
哥啊!哥啊!哥啊!
你可聽見阿妹叫阿哥?
演唱者之一、彌渡縣非遺展示中心副主任蒲艷芹説,彌渡的村鎮裏都有文化小廣場,村民們晚上聚集在一起,一邊唱歌,一邊跳花燈。在彌渡,人人都會唱《小河淌水》。
四位民歌手演唱未完,走進來七八位村婦,年紀大多在六旬以上。她們不是聞聲而來的聽眾,而是另一撥演唱者。她們爭先恐後地走到院落中間的玉蘭樹下,毫不扭捏地放聲大唱。
她們的歌聲,帶有更為濃重的鄉土風味。
寅街鎮:調子客李彩鳳的風采
距密祗十多公里的寅街鎮,出過幾位名人,其中之一就是朵祜(彝語“吉祥”的意思)村的李彩鳳。在鎮文化站陳列室裏,她的頭像和簡歷貼上了墻。
“《小河淌水》是彌渡最經典的民歌。它給我帶來了好些好些快樂,它改變了我的人生命運!”李彩鳳説。她的聲音分貝很高。
今年74歲的李彩鳳,8歲學唱歌,12歲開始唱《小河淌水》。她不懂簡譜,更不識五線譜,完全依靠死記硬背,學會了100多首本地民歌,下地的時候唱,上山放羊的時候唱。16歲時,她就成了山裏山外出名的“調子客”。即便在“文革”期間,她的演唱也從未中斷過。
——我自己感覺,我的嗓子太好了!幹活的時候,我邊幹邊唱,越唱越有勁。對我來説,音樂等同於生活!
李彩鳳嗓音圓潤、高亢,具有很強的穿透力。她的長子李強説,每當我母親面對大山唱歌的時候,那歌聲在山谷裏回蕩,非常動聽,那裏面有我們彝族獨有的韻味。“小時候,家裏很窮。母親上山砍柴、燒炭、揀野菜野生菌來給我們籌集學費。早上天不亮就出門,要到晚上10點鐘才回來。”雖然很累很苦,李彩鳳每天照樣唱著過日子。
“十個彌渡人,九個會唱燈,還有一個跟著哼。”但能像李彩鳳那樣唱出名堂的,並不多。
1997年的某一天,正在山坡上放羊的李彩鳳,看見有人追過來,肩上還扛著錄影機。來人問:“你會唱歌是吧?會唱什麼歌?”“會唱《小河淌水》。”“還會什麼?”“《放羊調》。”於是李彩鳳就唱,他們就拍。
李彩鳳沒想到的是,那臺錄影機代表著中央電視臺。她更沒想到,自己竟然有與俄羅斯交響樂團合作的機會,帶著歌聲走進了昆明國際會展中心,走進了北京大學百年講堂。北大師生近乎狂熱的“捧場”,讓李彩鳳整個晚上都淚流滿面。
她與俄羅斯交響樂團合作的節目,是彝族歌謠《黑七臘白》,樂隊指揮為著名華裔作曲家左貞觀先生。2005年12月18日,與樂隊合樂,進行得十分艱難。但很快,她便登臺演出了。他們一共在北京和昆明等地演出了5場。
2012年,李彩鳳成為國家級非遺民歌代表性傳承人。從此以後,傳承,成為她的一份責任。這幾年,她帶了幾個學生,還與在彌渡縣文聯工作的二兒子李畢合作,記錄、翻譯、整理出500多首彝族情歌和山歌。
“決定成敗的不是你的尺寸的大小,而在於做一個最好的你。”李彩鳳説。她確實已經做成了最好的自己,在一個大好的時代裏!
每首歌背後都有一個故事
在桂花箐,立著兩塊橢圓形的碑石,一塊上書“小河淌水源頭”,一塊鐫刻著《小河淌水》的詞曲。無聲的亞溪河,孕育了勞動者的藝術。
尹宜公生前稱,《小河淌水》源自兩首民歌,即《放羊調》和《月亮出來亮汪汪》。
原《彌渡報》主編劉澤認為,彌渡山歌、情歌,都是先有曲,詞可以現編,大多是歌頌勞動的。每個時代填寫的詞也都不一樣,現在有些歌謠,就是歌唱改革開放的。古調唱得比較少。像李彩鳳唱的《黑七臘白》,就是一首古歌,有兩個版本,講述的是南詔王當國王前的故事,很少有人能唱。
劉澤説,彌渡多元文化並存,這與茶馬古道有關。經過彌渡的有兩條古道,一條通往麗江、緬甸,一條通往西雙版納、泰國。馬幫、貨郎,帶來了各地各民族的故事和謠曲,並在這裡熔為一爐。過去的貨郎歌的歌詞,就與《小河淌水》相近:“看見月亮想起娘,加快腳步往前趕。”彌渡人放羊,趕著羊群,一齣去就是幾個月,思鄉思親之情以歌謠的形式表達出來,於是有了《放羊調》。《小河淌水》就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結果。今天我們的文藝創作,也要從這種交融中汲取養分。
2016年7月,彌渡花燈劇團排演的《山村·小河·月亮》進京演出。據原彌渡花燈劇團副團長李壽昌介紹,該劇以民間傳説中的“李三姐”與小石匠之間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將彌渡民間歌舞匯集到一齣戲裏。《山村·小河·月亮》也是先有音樂,後有內容。
“我們要告訴大家,彌渡不僅有《小河淌水》,而且還有很多像《小河淌水》一樣的花燈;也讓大家知道,《小河淌水》必然産生在彌渡。未來,彌渡人將會把這種文化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