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三九天,正是一年最冷的時節。

早上7點,天剛濛濛亮。岳蒲傑和往常一樣已經到了警務崗,換上警服,站上崗臺。“嘟嘟……”一天的工作在哨音聲中拉開序幕。

忙完早高峰,在“蒲傑警務室”,記者和他聊起了他的工作歷程。

【網媒走轉改】每天堅守13個小時 300米距離走了13年

今年35歲的岳蒲傑是陜西省渭南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臨渭大隊二中隊協警,“皮膚黝黑,笑容憨厚,話不多。”這是記者對他的第一印象。

“從小就想當交警,就是覺得穿上警服後特別威武”,2004年,岳蒲傑從部隊退伍後就到了這個崗位,成為了一名協警。

【網媒走轉改】每天堅守13個小時 300米距離走了13年

以他名字命名的“蒲傑愛民服務崗”是渭南交警對他工作的肯定,同時還給他們配備了標準正規化的警務室。該崗點共有8名民警,其中兩名正式警,六名協警。他們的工作就是主要負責路口周邊交通秩序及周邊三所學校萬餘名學生上下學的安全工作。該路口日均車流量4萬多輛,人流量2萬餘人,特別是到了高峰時段,交通指揮疏導任務很艱巨。

十多年來,他每天早上7點到崗,晚上8點以後下班,每天在崗位堅守13個小時,確保交通暢通無阻。面對“協勤”這樣一個警務輔助崗位,他不畏繁累,不懼清貧,兢兢業業幹小事、幹好事,用樸實的情懷、全心的投入和竭誠的服務感動了無數群眾,被網民親切地稱為“80後最美交警”。

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能夠讓他在協警崗位上堅持十多年?

“剛參加工作的時候一個月工資只有560塊錢,確實很低,這個工資維持了七八年,那時候一個人,也不亂花錢”,岳蒲傑説,“就是喜歡,幹啥就給人幹好,不能耽擱。”

“人一輩子不能啥事都想錢!”面對條件苦、風險高、收入低的交警工作,他從最初的每月560元工資幹到現在每月3600元,“我很知足,我的堅持也換來了不少榮譽,這是對我工作的認可和肯定”,岳蒲傑告訴記者。

【網媒走轉改】每天堅守13個小時 300米距離走了13年

憑著執著的堅守和精益求精的態度,岳蒲傑摸索出一套特色鮮明、富有成效的工作方法。他總結提出的交警指揮“四步曲”、“五要訣”受到大隊關注,被渭南交警支隊確定為交警形象升級工程。“四小件”即“崗前檢查、主動問好、微笑交流、雙手遞送”;“五要訣”即“人在路上、心在路上、形象在路上、服務在路上、愛民在路上”。

2013年他被評為“渭南市十大傑出青年”、授予渭南青年五四獎章,2014年被渭南市委、市政府評為“年度標桿人物”,2015年被陜西省委宣傳部、省總工會授予全省第二屆“雷鋒式職工”標兵個人榮譽稱號……

岳蒲傑將這些榮譽證書都鎖在警務室的櫃子裏,他説,取得這些成績離不開同事和領導的關注關懷,也離不開家人的默默的支援,之所以要鎖起來,是因為這些成績只能代表過去,不能沉浸在這些榮譽裏面。

“我和妻子的性格相倣,她對我的工作很理解也很支援,這些年陪伴家人太少,有些愧疚”, 岳蒲傑説以後要多陪陪妻子和5歲的兒子。

“每天看著車輛行人平安通行,我就感到自己的工作很有意義,心裏很充實。”岳蒲傑的信念就像他的長相一樣敦厚而樸實、平凡而堅定。在他身上匯聚著農家的淳樸品行和軍人的吃苦精神,總是爭著幹、搶著幹,從不講條件,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每天來來回回步行穿梭20余公里,一年至少磨破4雙鞋。

工作十餘年來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麼?岳蒲傑回憶,2010年臘月天降大雪,氣溫降到罕見的零下十幾度。一位剛報到的協勤和他搭班,站了不到兩小時就辭職不幹了,而他在寒風中連續疏導交通十幾個小時,褲子和棉鞋被雪水打濕、浸透凍成了連體。

【網媒走轉改】每天堅守13個小時 300米距離走了13年

“我在這個崗位堅守了13年,在這段300多米的路段走了13年,對於以後的工作,我想就是認真做好每一天,讓車輛路人平安通行”,岳蒲傑用樸實的話語告訴記者。

採訪中途,由於正接近中午高峰期,岳蒲傑又再一次回到了馬路中央的崗位,“嘟嘟……”從路口穿梭的車輛和行人在哨音聲中有序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