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3日,北京市海澱區上莊鎮東小營村的天空一片湛藍。
煤改清潔能源後,每天農戶家室內的溫度都能保持在20度左右。
農戶家新安裝上的取暖設備
央視網消息(記者袁育堃)“自從裝了取暖管道,再也不用每天去提煤爐了,客廳門前的煤棚不見了,沒有了煤灰,家裏也乾淨多了。”家住北京市海澱區上莊鎮東小營村的石大媽臉上挂著滿意的笑容,她告訴記者,自從村裏煤改氣之後,在家裏按開關就能調節溫度,每天室內的溫度都能保持在20度左右,用著暖心、放心。
663個村超額完成任務
這是北京市委市政府把農村地區開展煤改清潔能源工作作為防治大氣污染、提升百姓生活品質的一項重要舉措,為了北京的天更藍、百姓家更暖,2016年北京市大規模推進“煤改清潔能源”工作。
截止2016年11月底,全市已完成663個村莊、22.7萬戶的“煤改清潔能源”任務,超額完成200個村莊,超額完成計劃任務的43%,相當於2013-2015年3年煤改清潔能源村莊數總量的2.5倍,是東西城過去13年改造總量的73%,刷新了全市乃至京津冀地區“煤改清潔能源”工作的歷史記錄。
煤改電老人取暖不再愁
走進順義區高麗營一村,這裡的近400戶村民家中已全部完成“煤改電”,農戶宗桂琴告訴記者,以往每天早上都要跑到外面去添煤生爐子,院子裏面到處都是煤渣煤灰,隨著年紀越來越大,爐子也提不動了,子女平時都不在身邊,非常不方便。現如今用上了電取暖,簡潔省力。“關鍵是每個月交的費用跟燒煤差不多,取暖效果還更好。”宗桂琴樂著説道。
北京市像宗桂琴家這樣的住戶,2016年僅農村地區就新增了22.7萬戶,這龐大數據的背後,是各級政府、企業、群眾團結一致、全力奮戰的結果。北京市14個區主動加壓,市新農辦及時出臺“1+3”文件,針對改造用戶面積、戶型、區位氣溫變化等複雜情況,果斷提出將農戶取暖作為一個系統、進行“一戶一設計”,對設備招投標、安裝、培訓、售後提出了一系列嚴格要求。
從2016年8月開始,相關工作人員紮根農村,進門入戶,從宣傳到設計,從施工安裝到測試,從運作到售後服務,構建起了一整套完善的工作流程,每一個環節都紮實推進。大家用辛勤勞動和汗水,改寫了北京農村幾百年燒煤取暖的歷史。
政府掏錢提高農戶房屋保溫效果
北京市農委村鎮建設處處長郭子華告訴記者,如今的煤改清潔能源不僅僅是簡單的更換設備,而是把農戶的取暖看成是一個系統工程,對農戶家裏的外墻保溫和窗戶保溫都要檢測更換,政府掏錢,把房子整體的保溫效果提高上去。
據了解,2017年,全市計劃實施“煤改清潔能源”工作的村莊達700個,涉及用戶近30萬;將完成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大興、通州、房山7個區的“無煤化”工作。對全市未實施“煤改清潔能源”的村莊住戶,將繼續做到優質燃煤全覆蓋。
隨著全市煤改清潔能源工作的深入推進,農村地區的空氣更清新、環境更優美、城鄉差別進一步縮小,北京市的冬天正在變得越來越溫暖而綠色。